過年期間免不了大吃大喝,在聚餐場合中,甚至有些人會因爲營造熱鬧氣氛,或是因自身酒量好而勸酒、追酒,不想破壞和氣勉強接受,但一杯又一杯的黃湯下肚,又怕造成身體不適,國民健康署分享五大「躲酒」話術,呼籲民眾理性飲酒。
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分析資料顯示,與飲酒有關的死因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位居第10位,肝癌則高居癌症死因的第2位,而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死亡的人數約有1萬2,000人。因為研究顯示台灣近半數人口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導致酒精的中間代謝物「乙醛」無法被正常代謝,這種毒性致癌物累積在肝臟中,便會出現臉紅、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噁吐、宿醉等酒後反應,又稱為「酒精不耐症」。也因此,國健署歸納出五大拒酒話術,讓酒量不好的民眾可以學個幾招防身!
第一招:可以說喝酒傷身(會起酒疹、會傷肝、會傷胃、醫生說不能喝酒及正在吃藥不能喝酒等)。
第二招:或者說開車來的、怕酒駕臨檢取締、要找代駕麻煩等。
第三招:不然說以茶、飲料、咖啡代酒陪喝。
第四招:誠實說不喝酒,直接拒絕。
第五招:還有其他說法拒酒(酒量不好、尿遁、易醉、易吐、不喜歡等)。
如果非喝不可,國健署也呼籲,要儘量減少飲酒量來降低風險,根據「國民飲食指標手冊」的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1罐啤酒(或相當於20g酒精量),女性不超過半罐啤酒(或相當於10g酒精量),如果是準備懷孕、懷孕期間或正在哺乳的女性,為了胎兒的健康,則是應該避免喝酒。以茶、水代酒,拒絕勸酒文化。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酒後不開車,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