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配合觀光局「PLUS 19 台灣溫泉鄉」計畫,以半年時間重塑遊客中心成為「入關博物館」,今(7)日正式啟用,觀光局副局長周廷璋說,谷關有的不只是溫泉,以微型博物館的概念讓遊客很輕鬆就能獲得更多谷關地理、人文、生態的資訊,效果一定更好。   

觀光局委託策展人陳宣誠與鄒駿昇歷時半年重新規劃,發掘谷關溫泉區在地生態資源特色,重塑遊客中心內部空間與周邊步道軟硬體設施,將遊客中心打造成為谷關「入關博物館」,未來將成為遊客入山探索谷關、旅遊泡湯前的最佳巡禮中繼站。

周廷彰說,觀光局在全台各地有很多遊客中心,除了最基本的休憩與資訊取得的功能外,應該有更好的想像,兩年後是博物館旅遊年,而溫泉其實只是谷關的一部分,讓遊客中心成為微型博物館的概念,更可以把當地地理、氣候、歷史文化的元素放進去,內容其實不用很艱深,當遊客進來的時候,以很輕鬆的方式獲得資訊,如此散播的效應會比去專業圖書館,甚至是博物館還好。

周廷彰曾任台中市政府水利局長,對流經谷關的大甲溪水文資訊非常熟悉。他說,把水利工程變成是水文化,尤其溫泉是與水有關係的,日後來谷關除了泡湯,透過「入關博物館」可以體驗更多當地的文化以及了解更廣泛的資訊。

參山處代理處長曹忠猷表示,谷關遊客中心能獲觀光局選為「PLUS 19 台灣溫泉鄉」第一個計畫示範點,在地業者與鄉親都相當期待。因為谷關地區擁有獨特的「山・嵐・霧」美景,生態山林資源豐富,溫泉美食與原民文化也都有其獨特性及吸引力。本計畫透過導入藝術美學、梳理觀光資源脈絡,輔以地方創生、文化加值等方向,以遊客中心為策展場地,並將周邊動線、指標重新設計創作,除了遊客中心提供資訊與休憩的既有功能,將額外賦予讓到訪溫泉之鄉的旅人深刻體會在地魅力的重要媒介,期能將歷史悠久的谷關溫泉區品牌注入嶄新元素。

臺中市溫泉觀光協會榮譽理事長羅進洲表示,谷關遊客中心位於溫泉區中心點,假日遊客眾多有其特殊與重要性,但以往內部溫泉主題介紹與戶外的谷關溫泉公園比較缺少兒童遊憩空間,而這次重新打造的入關博物館內部多了讓親子遊客閱讀繪本、童書的休憩空間,期待透過越來越多的全齡友善遊憩設施,能吸引更多年輕族群、親子旅客來谷關泡湯。

天然的地理優勢創造谷關極度多樣化的動植物生態,旅客到谷關除了享受泉質聞名全台的溫泉,還能體驗松鶴、裡冷等4個泰雅部落觀光資源,捎來、德芙蘭、谷關七雄等步道更是許多登山客朝聖的必走路線,大甲溪發電廠的文物館、馬鞍壩生態園區也是認識水力發電與大甲溪生態的絕佳環境教育場所,在地知名白冷冰棒、肉包、五葉松汁與鱘龍魚料理更等著旅客來品嚐!更多入關博物館內容與谷關遊程資訊,詳見參山處官網https://www.trimt-nsa.gov.tw或參山國家風景區臉書粉絲專頁。

策展老師說明CI的設計概念。   唐復年/攝

入關博物館介紹當地的鳥類。   唐復年/攝

入關博物館有當地動植物標本。   唐復年/攝

入關博物館有大面積的透明玻璃,並架設高望遠鏡,讓遊客可以觀察山上的動植物。    唐復年/攝

入關博物館內連樓梯轉角處都可以看到本地的植物。   唐復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