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仍籠罩在武漢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的肆虐之中,如何在「嚴防疫情擴散」和「維持經濟動能」之間取得平衡,各國政府正在書寫著各自實證下的防疫經濟學;當然,病毒源頭的始作俑者:中國,也刻正苦惱著如何保住大國經濟的顏面,縱然過去幾年已對內打了「L型經濟新常態」的預防針,但今年(2020年)將不再是「1%」漸進下滑的速度,GDP的萎縮背後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恐怕對中共政權維穩帶來嚴峻的影響。

日前,中國國家重點智庫紛紛拋出經濟成長的預測,中國社科院出版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中,預測明年(2021年)的中國經濟將會成長7.8%左右,數日後,中國社科院的工業經濟研究所也發布了「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統合中國內部各經濟學人的預判,綜合預測今年的經濟速度會落在3.7%,並稱中國經濟已經走出疫情的陰霾。先不去細想預測方法的研究設計為何,但可以確知的是,中國經濟確實受到疫情的衝擊,在這樣的基準點上,明年若沒有其它外在不確定因素,大幅增長是必然,同樣道理也適用其它國家。

不過,從過去中國內部經濟統計手法來看,一直存在地方造假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中國「條塊」的行政體系中,許多地方官員有著「由上至下」的KPI壓力,這也和「地方競爭性的關係」及「力求經濟表現」有關,都也扣緊了個人的政治晉升機會;因而,許多中國經濟研究的學者專家除了參閱政府公布的資料之外,採取田野調查及統計交叉分析來縮小出現分析謬誤的區間,但數字的不正確性問題依舊存在,因此參酌北京政策的內容會是觀察中國漂亮經濟數據背後的真實面貌。

面對疫情的衝擊,中國提出「六穩」與「六保」重點經濟發展項目,涵蓋了民生就業與消費、金融開放、投資貿易、糧食供給、能源安全、供應鏈穩定等面向,顯然在中國面臨國內外環境丕變的風險,中共已意識到經濟困頓所引起的社會動態,這完全符合了維穩「上層建築(政治)」的統治邏輯。此外,提出以「政府為主導」的宏觀調控規劃,提振國內市場的信心便是中國經濟治理的慣性,所以「十四五規劃」及「2035遠景目標」的內容涉及了「國際與國內雙循環」、「促進國內消費」及「科研自立自強」等是必然的作法。

只是,這些也同樣會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罩門,甚至可以說是中國當前必須克服的困境,由於過去中國經濟存在著「投資帶動貿易」的軌跡,就算到了現在經濟成長主要還是來自製造業的產能;然而,短期內當國際市場仍難脫離市場需求萎縮的狀況,「復工復產」的效益不高,「供給下滑」讓許多企業採取減少營運虧損的成本,那麼就會直接導致「就業機會」短缺的問題,也會影響國內消費的需求,「消費堵點」的情況會越來越凸顯,「雙循環」的順利運作恐怕不樂觀,這會增添政府投入財政補貼的壓力。

中國必須找出「自立自強」的發展道路,尤其是面對美中科技戰的挑戰,採取「自力更生」的基礎科技研發策略也已悄悄響起;不過,這樣的推動需要仰賴中央政府的資源投入來誘發產學界的合作,這正好也是許多面臨經營不善的企業所期待的活水。現實上,中國自改革開放開始,地方政府、企業、民間單位競相爭取中央所投入的項目,卻也不斷掀起「重複投資」、「產能過剩」的惡性循環;果不其然,中國為了「集中力量大煉芯」,許多單位不顧自身專業不足竟也趕上「半導體的投資熱」,「圈錢」所導致的爛尾結果更是不勝枚舉。

持平而論,依據中國官方在10月所公布的數據顯示,城市的失業情形仍沒有改善,依舊表現出超過5%的高失業率,與此同時,市場的零售銷售、中國城市家庭可支配的收入增加率及消費品價格都呈現比去年同期下滑的現象,縱然物價指數下跌是反映出市場供過於求的結果,但是消費者對於未來景氣仍處於不確定之下,就會出現抑制消費的保守心理,那麼透過促進消費來帶動經濟發展的困難度也是相當高。總而言之,中國經濟發展的實情,或許已走出上半年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但是要說到已出現大好前景則是自吹自擂,經濟已完全復甦的說法無法通過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