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6日電)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今天公布,第一階段肥料預購的供應量大過去年同期,證實充分供應、沒缺肥料;第二階段預購實名制15日上路,甚至能2到3天結清取貨,不一定要7天才拿到貨。

農委會舉行「第一階段肥料供應說明」記者會,台肥公司副總經理林金生、桃園八德區農會總幹事官游德也出席。官游德呼籲各界不要再搶購,絕對足夠。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疫情發生以來,農業持續受影響。陳駿季說,3月3日起有假訊息稱肥料供應因為很多原料來自中國大陸,會供應不足,引發搶購,但是事實上肥料原料來自中國大陸只有3%,整體原料用量甚至可用到年底無虞。

由於坊間一直稱買不到肥料、買到的不是自己要的,陳駿季提出數據證明肥料沒缺,且充分供應。他說,首先,肥料供應占7成的台肥,統計108年12月1日到109年4月8日全台銷售26萬多公噸,比107年12月1日到108年4月8日的22萬多公噸多出3萬多公噸、增幅16.4%。

另外肥料供應占3成的民營廠,109年第一季與108年第一季的銷售數量,也呈現1萬810公噸的增量,增幅12.9%。

他又舉證,為滿足農民買肥料的需求所推出的第一階段肥料預購,從3月17日到4月14日,總預購量10萬7801公噸,總供應量4萬6554公噸,已超出去年同期總供應量4萬4860公噸。

他進一步說,從總預購量大過去年同期供應量1倍以上,證實有恐慌性搶購。從上述每天的預購需求量,對比檢核後的需求量(合理施肥量)發現最大落差達6成。

還有個案顯示,耕作0.3公頃高麗菜合理施肥量18包(每包40公斤),但是農民卻預購40包。當事人自然可能因為沒買足預購的包數,而認為肥料供應不夠。

還有2種情況,也會有農民覺得肥料不夠。他說,那就是同一條生產線會生產2種肥料,若要改變生產品項需要3到4天調整,沒法馬上供應;以及有的農會採平均分配或足額分配,會讓有些人拿不足額覺得缺貨。

他強調,根據第一階段預購制度實施經驗證實肥料供應充分外,也從中分析出主觀感受因素,從而推出4月15日起施行的第二階段肥料預購實名制,此制不僅能讓所有農民都買得到所需用量的肥料,並能推動合理施肥,而且系統運作可在2、3天就結清取貨,甚至不需要原本公布的7天才拿到肥料。

他說明,肥料配送跳過縣市農會,直接配送給鄉鎮農會,所以能加速取貨;農民只要拿身分證到鄉鎮農會預購,報上耕地面積、地段地號,就能預購,而且作業系統會勾稽出合理使用量(購買量),促成合理施肥,雖然一開始不習慣,看到產量沒減少,農民會接受的。

農委會補充,15日實施首日預購量為3535.6公噸,隔天16日已配送2543公噸、占7.1成,差額隨後兩天就會優先補齊配送,所以甚至可以2、3天就結清取貨。(編輯:管中維)10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