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炸殺伊朗最高軍事指揮官蘇萊馬尼(Qassem Suleimani)引起局勢緊張,德黑蘭稍早釋放將祭出13套劇本對美報復,並以飛彈襲擊伊拉克美軍基地。然而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這次的事件卻未如以往中東緊張時油價飆升的局面,西德州中級原油價格僅上漲6%。相較於與過去幾年的波動,這樣的漲幅微不足道。
《衛報》的報導指出,美國憑藉著水力壓裂技術的突破,在過去的十年內,從頁岩中取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成為這兩項能源的最大生產國。
美國財務研究與分析中心(CFRA Research)分析師季禮克曼(Stewart Glickman)指出,如果美國與伊朗之間的衝突發生在20年前,甚至是10年前,還沒有頁岩革命之時,對石油市場的影響將會更大。
根據美國能源部統計部門能源信息管理局(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最新數據,去年9月,美國出口的原油和石油量突破1973年以來的記錄,首次高於進口量。10月,美國每天生產近1270萬桶原油,創下紀錄。
20年前,美國每天從波斯灣地區進口240萬桶原油,而如今,每天僅進口約70萬桶。這使美國經濟和消費者免受了1970年代和1980年代常見的油價衝擊。
與過去相比,美國和世界對伊朗石油的依賴也有所減少。當美國退出國際核協議,使伊朗原油遠離市場時,川普政府不僅恢復了對伊朗的制裁,而且其他非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生產國也準備填補供應缺口。儘管伊朗是全球第7大生產國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第四大生產國,但加拿大、巴西和俄羅斯都是石油的大生產國,而美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生產國。
然而對美國不至於太傷,並不表示對其他國家也沒有傷害。報導指出,石油是最重要的全球商品,因此美國和全球價格會相互影響。而且,美國仍需要取得國外的原油來使其國內的一些煉油廠運轉,因此美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美國經濟仍然依賴石油,與伊朗的局勢持續時間越長,情況越糟,對美國的傷害就越大。美國長期而言或許可以完全擺脫外國石油的束縛,但短期內還是需要從國外取得石油。美國投資公司Tortoise董事總經理凱森斯(Brian Kessens)說,美國的煉油系統是為處理劣質原油而建立的,目前主要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 他說:「美國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來重新配置系統,以充分利用來自頁岩油的高質量原油。有可能,但不會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