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政府農業處為了讓大家更加瞭解濕地,27日在享譽國際的鰲鼓濕地舉辦「與嘉鄉濕地有約」系列講座,藉以凝聚各界對濕地保育的共識,共創三贏。 

嘉義縣鰲鼓濕地是國際級生態保育濕地,許多候鳥選擇在此棲息度冬,鰲鼓也是台灣重要的文蛤與牡蠣的養殖區。過去鰲鼓濕地是與海爭地的良田,但地層下陷導致海水入侵,讓土地無法種植,自然生態卻又回來了,也逐漸改變當地居民的生產方式。 

本次講座由鰲鼓濕地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專案經理青佳苓主持,她是鰲鼓濕地生態保育的第一線執行者,會中分享如何與居民一起推動環境教育,並讓保育工作成為一種產業。 

嘉義縣鰲鼓溼地生態保護協會總幹事蔡恭和,則以「在地生態養殖產業與環境教育結合」為題分享心路歷程。他說,自從回家經營向禾漁場後,得到許多生態循環的知識,他結合生態養殖與休閒旅遊,對民眾進行環境教育,讓養殖產業升級,今年度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賴榮孝近年退休後,返回家鄉溪口經營諸羅紀農場,推動諸羅樹蛙的保育工作。他以金山小白鶴的故事,說明道路開發需求與濕地保存之間的兩難困境,但他說,結合生態保育、環境教育以及推廣在地農特產而促成的「金山倡議」,是台灣「濕地明智利用」的典範案例。 

嘉義縣農業處指出,本次講座分享的案例顯示生態保育與產業可以共榮,甚至可以互相帶動升級,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在濕地保護、產業推廣及環境教育三者之間找到微妙平衡,就能共創三贏。

青佳苓是鰲鼓濕地生態保育的第一線執行者。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蔡恭和以「在地生態養殖產業與環境教育結合」為題分享心路歷程。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賴榮孝經營諸羅紀農場,推動諸羅樹蛙的保育工作。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