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把年紀當成做事情時考慮的元素。」六十二歲的電視節目製作人王偉忠,用他別具特色的嗓音,中氣十足地說出這句話,頗有說服力。去年,他製作了新的選秀節目《聲林之王》、將《悶鍋出任務》搬上劇場、為電影《超人特攻隊2》配音、錄製熟男的情色故事《男人囧事》,還出了新書,數算起來,似乎有點不像他的年紀該跑的忙碌日程。

所以,邀王偉忠談二○一九年的To-Do List(待辦清單),他毫不猶豫,劈哩啪啦就給出好幾個答案,幾乎全都環繞著「創作」打轉。

首先是將選秀節目再帶回影劇舞台。○七年,王偉忠曾一手打造紅極一時的綜藝節目《超級星光大道》,開創選秀節目盛世;沉寂一段時間後,去年王偉忠與製作人詹仁雄開了新節目《聲林之王》,邀來的導師蕭敬騰、林宥嘉,正是《星光》時代捧紅的歌手,頗有傳承意味。

選秀、《悶鍋》重現  

原創IP勾老粉絲回味

不同的是,新節目先在網路平台首播,再反攻有線、無線電視。「電視那樣持續播出,其實很耗人才。」王偉忠說,在網路平台先發是很成功的模式,他觀察到網路的互動性,以及收視時段不受限、可以不斷重複觀賞,還可以形成大型粉絲團,甚至變成網路運動,「這模式或許能用來選訓一些好的演藝人員,做一些『其他』之王,例如喜劇、戲劇之王,都有可能。」王偉忠已在腦中醞釀。

再來是曾熱播十年,一三年才停掉的《全民大悶鍋》政治模仿秀,也回來了。昔日捧紅郭子乾、邰智源、唐從聖、阿Ken、納豆、安心亞與吳怡霈等藝人,創造許多經典角色,為粉絲津津樂道,這些知名度直逼本尊的分身,透過《悶鍋出任務》舞台劇與觀眾再次見面。

「《悶鍋》停了六年,我看社會氣氛,還是需要這樣的節目。」去年中,王偉忠商請郭子乾擔任製作人,把模仿班底找回來,一九年初在台北市城市舞台連演五場。其實,王偉忠盤算的,不只是重啟《悶鍋》,而是更大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版權)產業鏈。

王偉忠在十年前監製的舞台劇《瘋狂電視台》,去年開鏡拍成賀歲片,今年春節檔期上映;如今《悶鍋》也發展成了舞台劇IP,「從舞台劇去實驗哪些IP可以做大,甚至還能跨海演出。」跨海的案例,指的是他一二年親自參演的舞台劇《往事只能回味》,今年將到美國紐約公演。

「做久了,市場上也能取一瓢飲,知道什麼可以做,基本上失敗率不高。」十九歲投入電視圈、二十四歲成為節目製作人,四十年資歷,讓王偉忠這番話說得自信。

不過,說起一八年最得意的「行動」,王偉忠一連說了三次「非常精采」,是全家一起到非洲Safari,也就是觀賞野生動物的一趟二十天海外之旅。

計畫八年說服太座

女兒出社會前最後一遊

去年,王偉忠的大女兒自美國南加大畢業,隨即在美國找到工作,在女兒成為職場新鮮人前夕,王偉忠以「未來很難全家出遊」為由,說動不喜歡動物的太座,在去年六月,舉家踏上他夢想了七、八年之久的非洲之行。

「去了坦尚尼亞、辛巴威、肯亞、尚比亞。獅子就在車旁邊,這車沒有窗子,就這麼近。」王偉忠拿起手機滑看一張張照片,說得眉飛色舞,「只要不下車,都很安全,動物覺得車輛是大件物品,不是牠的食物,不會主動攻擊,牠們不會上來點菜啦。」王偉忠形容得很逗趣。

「孩子踏入社會,開始上班,全家要一起旅行的機會就少了。」王偉忠反覆強調了幾次,聲音有幾分黯淡。於是,王偉忠今年起多了一條待辦事項,過去總是謹守眷村傳統在家過除夕,然後帶放寒假的孩子們出國旅遊的王家,今年改由王偉忠與妻子飛到美國和孩子們團圓,這件事,也令王偉忠扎實地感受到人生踏進了另一個階段。

其實,早在一七年執導舞台劇《室友》時,王偉忠就曾刻畫過不同年齡的夫妻,面對婚姻關係的心境,「空窗期如何相處,初老期如何相處,人都沒有經歷過未來,只有活了過去,未來會怎麼樣,我個人很好奇。」王偉忠說,他一直想創作給六十歲以上觀眾看的內容,讓同輩人去想像老年生活,而不是參考上一輩的經驗。

看來,六十歲之於王偉忠,並不是往退休生活更靠近一步,而是嶄新的創作元素。他直言踏進初老階段,各方面當然不如年輕時,「年輕的時候又急躁又厲害,卡關的事就花時間熬,現在只能let it be(順其自然)。」王偉忠笑說,以前想到什麼,馬上就做;現在想到一個好點子,晚上還是得先睡一覺,「但如果明天起來還覺得是好點子,就可以執行了。」

馬術給他的一堂課

人生要隨年紀、境遇而調整

「不認老」的王偉忠,甚至在六十歲前夕送了自己大禮,去學他口中「本以為很帥,學了才發現非常難」的馬術。

但也就在與幾百公斤大傢伙相處的過程中,有了調整步伐的體會,「馬術中用來控制步伐轉換的過渡動作叫『半減卻』(Half-halt),快步要接慢步,拉韁的手感是關鍵,和操作油門一樣,要讓馬感覺到,又不能硬拉。」王偉忠說,人生也是如此,必須隨著年紀、境遇來調整。

俗語說:「江湖跑老,膽子跑小。」王偉忠好像不是如此,待辦清單不隨年齡增長而刪減,想做的、去做的事,還是很長一串,「我沒把年紀放在最重要的一點。」王偉忠重申。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內容請參閱第1156期《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