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女友覺得我太常說謊,我們常常為了這件事吵架。我沒有出軌、偷吃,我愛她、我想跟她在一起,也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騙她,都是一些小事,我怕她失望、怕她難過、怕她生氣,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沒辦法對她說實話」,志強低頭喃喃說著,沮喪的姿態與懊悔的語氣,交握的雙手似乎又握得更緊。

 誠實為上策

說謊,是兒童發展過程的現象。生活環境鼓勵誠實的行為,說謊常被認為是不好、不道德的。為什麼人要說謊?為什麼要在親密關係中說謊?社會心理學家Leonard Saxe(1991)表示,說謊普遍存在於社交互動之中,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說謊可能出於某些原因,相較於「事實」,謊言能夠「讓他人覺得我們是好的」、「謊言比事實容易被他人接受」。

DePaulo等人(1996)調查了147名大學生與民眾,發現每人每日平均說謊1-2次,內容小至刷牙與否都包含在內。親密關係中也可能面臨說謊,「我愛你/妳,所以我欺騙你/妳」,謊言可能微不足道、毫無殺傷力,如:「你的蛋糕比我的好吃」;為了避免讓對方不愉快,如:謊報過去交往對象的人數;為了延續對方的好心情、增加信心而說出的善意謊言。不論是否已經開始一段關係,若觀察到說謊行為可能影響人際信任、親密關係,不妨檢視以下幾項:

自我揭露:有優點也有缺點

將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是人之常情。不想讓對方失望、盡力迎合對方的期待,擔心若將自己不夠好的那一面表現出來,對方可能就不愛我,於是隱藏想法、壓抑感受,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適度地表達與展現真實的自己,才能讓彼此「真的在一起」。

不要害怕衝突

伴侶和我是不同的個體,難免意見相左有爭執的時候,也許衝突會暫時破壞彼此的關係,但我們可以練習不在針鋒相對的關頭傷害彼此,例如:以貶損對方的方式說話,將衝突視為交換彼此想法與溝通的契機。

練習溝通:我們不一樣

衝突過後,有人持續溝通,以吵完就算了。人們喜歡和自己有類似或相同想法的人相處,但嘗試理解、接納雙方的差異,更能增加我們思考的彈性,讓彼此可以「你不一定要和我一樣,但我能了解為什麼你會這樣想」。

謊言背後的動機與想法

欺騙的原因不盡相同,在人際互動中,相較於不說謊的情境,謊言會降低親密感及愉悅感受(DePaulo,1996)。若是依附關係(attachment)困難、習慣性說謊,或是極少部分的病態性說謊人格特質所造成的人際問題,必要時則需要心理專業的協助。

生活中充滿大小事,人生也的確不是每一刻都有辦法坦誠相對,信任是關係的基石,與伴侶有良好的溝通、接納彼此,在親密關係中反而可以讓我們更舒適、自在的相處。

 

作者 : 洪梅禎臨床心理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

信任是關係的基石,才能讓彼此相處更自在。   圖 : 洪梅禎提供

洪梅禎臨床心理師   圖 : 洪梅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