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首相馬哈地今天結束5天訪問中國行程,在近日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談到對於中國戰略的想法,馬哈地認為中國海外投資形同「新型態殖民主義」,中國方面肯定清楚這樣的做法將讓許多被投資國負債累累,馬國恐怕也難逃一劫。

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深水港、翻修港口,中國政府銀行出資蓋鐵路,中國開發商興建4座人工島共可容納約75萬人口,諸多作為顯示,馬來西亞在中國進行全球性經濟擴張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報導指出,馬來西亞一度是對中資最殷勤的追求者之一,但如今面臨困境,馬國因前首相納吉(Najib Razak)所涉及的貪腐醜聞,以及許多非必要的投資案,目前負債2500億美元,部分債主就是中國企業,93歲的首相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此趟中國行主要目的就是協助大馬擺脫債務纏身。不僅是馬來西亞,許多參與其中的國家也因為這些既不可行又不必要的計畫而過度負債,決定向北京推辭。因為這些計畫除了對中國有戰略價值,只有助漲中國氣燄的功能。

馬哈地於8月20日會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表示,「我們不希望見到新型態的殖民主義出現,因為貧窮的國家無法與富裕的國家競爭」。這樣的說法有其根據,美國國防部於16日公布年度中國軍力報告指出:「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可能對中國資本發展出經濟上的依賴關係,中國藉此獲取利益。」

隨著美國在開發中國家的影響力消散,人們日漸憂心,中國海外大手筆投資,目的是為了在幾個世上最具戰略意義的地方取得根據地,甚至故意誘使這些貧弱國家掉入債務陷阱,增強中國統治地位。

馬哈地在1981年到2003年擔任大馬首相,當時他的立場是反對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認為他們暗地裡阻撓如馬來西亞這樣的開發中國家進步。馬來亞大學政治經濟學家葛梅茲(Edmund TerenceGomez)也表示,馬哈地一向對於能控制馬來西亞經濟的強權國家頗為忌憚,先前是美國現在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