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開過火車的藝術家簡福鋛,從20歲起歷經四次大病,仍無法阻擋他創作之路,亦曾經因創作的材料導致他罹癌,使他再度轉換創作方式,不需顏料、不需畫筆,以刀代筆,利用切割、扭綁、拼接的方式創作出後現代感的作品。

「破立 從零開始–簡福鋛創作個展」目前正在台中市中友百貨A棟12F時尚藝廊展出至6月4日。簡福鋛提供一幅價值40萬元的油畫作品「櫻花」在展期中義賣,所得義賣金額將全數捐贈給「癌症希望基金會」。

簡福鋛1957年出生於南投縣草屯鎮,年輕時是火車司機員,駛著安穩的平凡人生道路,閒暇之餘喜好畫畫創作,打算前往西班牙留學藝術課程之際,發現身體有異狀,檢查後發現竟是腦瘤,眼看著註冊日期一天天逼進,他央求醫生一定要讓他飛往西班牙,就這樣,帶著一身的病痛與藥物,簡福鋛如願飛抵西班牙。

簡福鋛回憶說,後來幾乎忘了腦瘤的存在,一心一意只專注在創作上,說也奇怪,回診時醫生問他是否吃了什麼藥物?腦瘤竟然鈣化了,完全不用開刀,就這樣與腦瘤和平生存。

簡福鋛早期的創作為綜合媒材類,利用生活周遭之各類廢棄物為材質,以火燒灼、撕裂、破壞,探討社會狀態與生命價值;2008年他被診斷出得了癌症,醫生分析他的創作媒材是致癌的主要因素。

簡福鋛說,當時他想起聖經裡的一段話:「上帝關了你一扇門,必定給你開啟另一扇窗」,於是他再度轉換創作方式,不需顏料、不需畫筆,以刀代筆,利用切割、扭綁、拼接的方式創作出後現代感的作品。 

但上帝還是不停的與簡福鋛開玩笑,至今經歷過四次癌症治療,在治療期間母親告訴他,痛的時候就唸阿彌陀佛,於是他用書法將一筆一筆的阿彌陀佛寫下,再將這些書法轉換成複合媒材的創作元素。

他說,以自身開刀以及重生的經驗,在生命的原動力下找到另外一種歸零重整的創作方式,以刀代筆,開啟另一個創作階段。目前在中友時尚藝廊展出的22件作品,主要以 2015 至 2017 年 19 件綜合媒材作品,加上2006年金箔紙創作、2007年水墨創作、2016年油畫作品,這些作品因不同的時空背景、創作媒材與技法形式,展現各個時期簡福鋛的創作脈絡與精彩藝術人生。

簡福鋛(中)要將義賣所得捐給癌症希望基金會。    圖:唐復年/攝

簡福鋛捐出價值40萬元的油畫作品「櫻花」義賣。   圖:唐復年/攝

簡福鋛的作品充滿後現代感。   圖:唐復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