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風災雨災會讓農業大受損傷,近10年來,全台約有15縣市69鄉鎮之農園、農場都曾遭受獼猴危害,其中以農場受害最為嚴重。現在農委會研發出新款的「驅猴預警裝置」,希望能在不傷害獼猴的前提下,有效遏止獼猴傷害農作物。

獼猴侵害農作物,除了放任不管、改種其它農作物、農作物套袋之外,獼猴防治方法主要分為2大類,第1類不傷害到獼猴不需申請,方法包括架設阻隔設施、聲音嚇阻、插旗幟立牌視覺阻嚇、驅趕或使用防猴網罩。第2類則是需要申請,如架設電網、設置陷阱獸夾、毒餌、獵捕等,會傷害到獼猴。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聲音嚇阻及驅離,但效果有限。

防治獼猴危害主要是要讓獼猴覺得進入農場取食農作物會有危險而止步。使用第1類非傷害性的方法時,要頻繁的更換設置地點,最好能同時使用2種以上之方法,以免猴群習慣或找到弱點導致防治效果變差。

農委會表示,目前桃園農改場開發了新款「驅猴預警裝置」包括控制主機、紅外線光牆感測器模組、聲音警報模組及訊息通報模組等4部分。

當猴群靠近並且切斷紅外線光牆感測器訊號時,紅外線光牆感測器模組會以亂數隨機設定延遲時間,然後觸發警報器利用隨機的方式播放驅猴音響避免猴群適應,達到驅猴目的。同時可透過無線傳輸方式,將訊息即時通報農場管理人員進行處置,以降低農作物受損。目前經過初步實測,驅猴效果頗佳。

根據農委會資料,近期林務局也委託學界進行「獼猴節育計畫」,擬定獼猴危害地圖,針對列出之地點執行獼猴避孕、結紮等工作,控制其數量,但目前仍在試驗階段,成效尚不知曉。

由於人類與獼猴活動區域重疊,常有人猴衝突發生,獼猴危害農作物事件頻傳,常引起關注,由於「獼猴節育計畫」仍在試驗階段,故新型「驅猴預警裝置」就成為農委會解決獼猴問題的新法寶,除了對獼猴傷害較少,也可避免猴群習慣導致防治效果變差,期望未來能有效降低獼猴所造成的農損

台灣各縣市獼猴危害農作物之媒體報導件數(2003-2013)   圖:農委會提供

驅猴預警裝置於果園內應用。   圖:農委會提供

「驅猴預警裝置」擴大器及揚聲器。   圖:農委會提供

「驅猴預警裝置」利用Wifi無線通訊及紅外線光牆感測器,遏止獼猴侵害農作物。   圖:農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