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結合公益、文創是怎樣的一種面貌呢?教育部2日公布了「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要讓青年們有一認識鄉土、領略臺灣的新方式。這項結合多個文化元素的旅遊計畫,教育部也提出幾種參考範例,如結合地方廟宇文創、舊時生活巡禮,讓青年人在地方、社區與長者等區塊一邊旅遊,一邊也走入了記憶中的那些故事。

首先例如在鹿港有一「粧佛」技藝,指的是製作佛像的技術,它結合木雕和漆藝的傳統工藝,裝飾完畢後仍須結合宗教儀式,才算整個完成一尊佛像。曾經遊走過大小廟宇的背包客沈德蓉、游家蓉與游茜如3人,為了深度探討「粧佛」文化,組成了「背包客CEOs」,踏上了鹿港的廟宇文化之旅。

她們先造訪曾獲得國家工藝成就獎的粧佛大師施至輝,「當初爸爸認為這個行業沒有用,不願意傳授技術給我,是因為媽媽支持,我才能得到學習的機會」,施至輝當年僅16歲就開始學習粧佛,為了讓學生也能靠著興趣生活下去,他毫不藏私傳授畢生所學,希望青出於藍勝於藍。沈德蓉等3人透過在鹿港的實際考察,並走訪了許多位粧佛師傅,希望未來能將技藝文化傳承下去。

另外「後面田女孩」徐筠茹、徐珮瑄及徐孟琪,她們心中的花蓮,儘管被視為後山,卻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家。其中高齡85歲的徐阿公,是臺灣所剩不多的閹雞師傅,也是花蓮唯一的一位。3個年輕女孩,從小聽著自己的阿公,訴說著騎上野狼125走訪各地閹雞的故事,因此產生了想要了解閹雞文化的念頭。

就在今年夏天,3位女孩踏上閹雞尋根之旅。除了拜訪新竹、苗栗及屏東的4位閹雞師傅外,更傳承了師傅投入閹雞文化的故事。從事48年閹雞事業的張師傅曾說:「只要我還有體力,就不會輕易放棄閹雞師傅的身分」,表達了對閹雞文化的認同及珍惜。3人還前往了苗栗的玉清宮參與了「大雞比賽」,參賽者帶來一籠籠的閹雞,為的就是能在比賽中勝出,而「閹雞達人」蔡玉清分享自身的經驗,他從沒想過要留一手,總是傾囊相授把多年養雞的經驗分享給需要的人,他養的不只是雞,而是實踐文化的精神。他說:「我做的是文化,文化要有根,根就是前輩們教我們的事」,因此文化才能延續下去。

徐筠茹說,「一開始以為閹雞技術是即將失傳的東西,後來在走訪過程認識到了老中青不同年齡層的閹雞師,但有趣的是我們還沒遇見女性的閹雞師。所以我已經在屏東竹田閹禽推廣中心上課,練習操作技術,並在9月通過初階考試拿到證書,朝着中階和高階前進,並與阿公互相研究技術,找出一套屬於自己的閹雞手法!」,她期許自己能成為臺灣史上第一位女性閹雞師。

不同世代的碰撞,好像總能激發出無限火花,因此教育部青年署提供了活動網站(http://youthtravel.tw),呼籲青年人分享並且不要錯過任何旅遊的感動經歷。

粧佛師傅施能凱(左)受訪,暢談粧佛技藝與文化。   圖: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