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受邀擔任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首堂課於26日登場,主題為「台灣的國際法定位」,當馬英九談及兩岸關係時,重申「92共識、一中各表」的歷史脈絡,海基會與海協會針對一個中國原則展開協商,但雙方賦予涵義各自不同,但也就其中包含口頭聲明的方式各自表達,雙方都願意尊重,這就是「92共識」。

馬英九表示,1992年8月1日,前總統李登輝主持「國家統一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會中討論「一個中國」的涵義,經李登輝裁示通過下列決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

而海協會於1992年11月16日正式來函,對海基會的建議,表示「充分尊重並接受」,雙方終於達成共識,這就是「92共識」的由來,不過隔天1992年11月17日,台灣媒體卻認為這並非共識,而是各說各話,才會有「一中各表」。

不過,針對李登輝在1999年接受德國之音訪問時,曾經提到兩國論時指出,在修憲後,兩岸關係已經成為「國與國關係」,或至少是特殊國與國關係,而不是一個合法政府與叛亂集團,或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係,因此,中國將台灣視為一個叛亂的省,在歷史上與法律上都是不正確的。

但馬英九批評,當時李登輝的兩國論說法時,時任外交部長胡志強、陸委會主委蘇起、新聞局長程建人通通不知情,也為兩岸帶來很大的危機,因為中華民國定位的問題,已經在憲法增修條文中明定,中華民國的領域還是包含了中國,利用主權跟治權分開談,來解釋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