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外交部初步計畫裁撤4處外館,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江啟臣19日表示,台灣要在國際彰顯影響力,不是光靠設館,應檢討功能不彰的外館,將資源重分配;民進黨立委蔡適應也說,長期以來,台灣外館數量比其他中型國家還要偏多,本就有調整必要。

綜合媒體報導指出,民進黨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政策小組今召開會議,外交部長李大維與會時表示,外交部的外館調整方案已有第一階段的計畫,初步將裁撤美國關島辦事處、沙烏地阿拉伯吉達辦事處、德國漢堡辦事處及挪威代表處等4個外館。

據了解,駐關島辦事處過去功用為聯繫美軍的節點及連結南太平洋島國,但目前駐關島辦事處的功能已經被取代;駐漢堡辦事處與柏林代表處接近,可由柏林代表處代辦;駐吉達辦事處目前負責麥加朝聖相關業務,但因朝聖一年僅一次,相關業務可由沙烏地阿拉伯的利雅德代表處接辦;駐挪威代表處則是因為長期與挪威外交關係無法提升、接觸層級不高,加上挪威近期也無建立駐台辦事處的意願,因此也列入第一階段外館裁撤名單中。

中央社報導,江啟臣受訪時表示,廣設外館是80、90年代的行為模式,當時因為台灣邦交困難,只好衝外館數量,但現在是網路世代,台灣要在國際彰顯影響力,必須要增加在國際議題上的曝光,甚至是議題的主導力及國家的競爭力,而不是光靠設館。

他主張應檢討功能不彰的外館,不應該為了維持外館的數量而去維持,或在更有需要設立外館的地方,把資源重分配,但對於為何裁撤關島等4個外館,是績效不好還是功能重疊?裁撤後有沒有新的佈局?以及原先的資源要重新放到哪裡去?外交部應做說明。

蔡適應則表示,長期以來,台灣的外館數量比其他中型國家還要偏多,一些外館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沒有任何作用,本來就有調整與檢討的必要。

他說,雖然外交部擬關閉的4個外館都有其他外館取代,但這些外館裁撤後,人員應挪到其他外館,而不是將整個編制裁撤,如此無法增加其他外館的實力,另外要考量的是,若未來有需要能否復館,這是外交部必須要考量清楚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