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將台灣總統蔡英文和德國總理梅克爾相互比較,蔡英文也曾公開表達對梅克爾的欣賞。兩位女性國家領導人都具有沉著、審慎、堅定的人格特質,但批評者也認為她們有時過於固執、保守,甚至無視社會及輿論,外界更是難以從她們的外表一窺其真正內心世界。

梅、蔡兩人最近都面臨強大的政策挑戰與民意反彈。梅克爾針對來自敘利亞難民採取「開門」政策,接納百萬新移民。然而隨著歐洲「反移民」聲浪高漲以及不時出現在大城市的恐怖攻擊事件,德國民意也從原來歡迎難民的慷慨轉為排斥。尤其在7月包括德國南部大城慕尼黑在內連續發生3起攻擊悲劇,雖然不必然直接與恐怖組織有關,但反映在對梅克爾的支持度上,就是民調數字持續走低,不滿意她難民政策的民意超過半數,甚至就連梅克爾所屬政黨「基民聯盟」(CDU)最近也輸掉在梅克倫堡-前波莫瑞邦(Mecklenburg-Vorpommern)邦議會的選舉。

這個邦具有重要政治指標作用,因為它是梅克爾自1990年擔任聯邦議院直選議員的選區所在地,是當今德國總理的政治故鄉。「基民聯盟」在梅克爾出身的大本營落敗,而且還落後在反對梅克爾難民政策的右翼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之後,儼然是對梅克爾難民政策的一場「不信任投票」,連帶可能殃及明年前半年另外3個邦的選舉,以及後半年德國國會大選,難民議題已然成為梅克爾的總理政權保衛戰。

無獨有偶地,新手上路百餘日的蔡政府民調也是逐步滑落。重大議程之一的年金制度改革最近也遇上強烈反彈與挑戰,不僅軍公教團體11萬人走上街頭「要尊嚴、反污名」,「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也宣布退出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藉此讓蔡政府反省與檢討年金改革是做真的還是假的,並呼籲民進黨提出改革方案與版本。

面對國內重大議題挑戰,梅克爾與蔡英文兩人都採取堅定態度回應。梅克爾坦承「基民聯盟」在梅克倫堡-前波莫瑞邦選舉失敗當然與難民政策有關,她既是基民聯盟主席又是聯邦總理,要負起責任。儘管德國最新民調顯示,僅45%的受訪選民對梅克爾的執政感到「滿意」,較8月下滑2個百分點,已跌至近5年新低,但梅克爾仍不打算改變現行難民政策,依然堅持廣納移民的決定是正確的。

對於民調支持度也跌到50%以下,蔡英文則回應,心若沒定見,民調起伏看了心會慌;但若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民意受到一些因素影響,因而起起伏伏是自然現象。對於軍公教上街頭抗議年金改革,她強調走上街頭抗議是每個人的權利,但希望結束後,可以坐下來好好談。她也再次向人民喊話:不進行年金改革對不起下一代!所有壓力由她承擔!

梅克爾的難民政策與蔡英文的年金改革所面對的共同點都是價值與利益之間的拉鋸,捍衛政策以及與人民溝通如何取得平衡是高難度政治藝術。

一年前,當一名3歲敘利亞難民男童陳屍在愛琴海沙灘,國際輿情讓梅克爾得以獨排眾議,讓原本在邊境築起阻隔高牆的部分歐洲國家同意分配接收難民的配額。德國更是以身作則,梅克爾宣布將接納100萬的難民。梅克爾所高舉的就是人道和人權的普世價值,背後更有思考運用接收新移民來解決德國人口快速老化的國家危機戰略。但是當難民議題伴隨著恐怖攻擊的陰影以及若干極端「反移民」政客為了己身利益而用民粹手段煽風點火時,梅克爾的壓力愈來愈大。

但梅克爾並未受到選舉或是連任等政治因素考量就改變原本的難民政策立場,她反而誓言要加強安全、提升反恐措施,建立預警系統,嚴格審查難民的庇護申請。但她強調這一切補強措施都不會改變德國現行對於人道主義的立場。因如果退縮,這些攻擊者就成功破壞了社群意識和自由開放的精神。

同樣地,台灣的年金改革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改革,更攸關國家財政的未來。但因為它涉及部分享受年金待遇者的既得利益,加上政治力的介入,也構成對蔡政府改革的嚴肅挑戰。反年金改革勢力在台灣所採取的作法是先將自己形塑成被污名化的犧牲者,而國民黨為了政治與選舉考量也加入此一訴求。他們很清楚蔡政府採取「由下而上」的共識凝聚模式,所以在3個多月來年金改革委員會召開10幾次會議之後,選擇用上街頭來表達他們的不滿。這當然對未來民進黨政府面對2018年地方選舉、乃至2020年的蔡英文的總統連任選舉都是衝擊。而這也是為何蔡政府必須在明年520就進行年金改革立法的原因,因為時間拖得愈久,選票壓力愈大!

梅克爾與蔡英文能不能撐得過政治與選舉的壓力?能不能克服現實利益的挑戰,成就普世價值與國家發展的永續進步?考驗的正是她們兩人能否成為偉大「政治家」、而不是尋常「政客」的關鍵!

作者:端木雲(旅居海外多年,曾從事國際新聞編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