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13日夏張會敲定,到11月7日兩岸領導人馬英九及習近平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握手供媒體拍照,並舉行閉門會談,僅短短20多天就倉促完成。整個會談完全集中在鞏固一中原則上,各自表述消失了,既滿足中方所希望的答案,也滿足了馬英九歷史定位的心願,但是台灣的現狀已被改變,連未來也被他所謂的搭橋給框住。歷史性的一刻,對中華民國來說,其實是高唱輓歌的一刻。

馬英九念茲在茲要鞏固九二共識。馬習會中他說,海峽兩岸在1992年11月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的九二共識,是兩岸推動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這些陳腔濫調,在台灣雖沒多少人相信,至少國民黨還保有各自表述的抗辯,如今跑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前,卻硬生生切割掉了這最重要的一句話,等於在敵人面前奉上中華民國,然後將之埋葬。

說到一中各表,馬英九最對不起的人,是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因為1993年第一次辜汪會談之所以能夠成行,便來自雙方對「各自表述」的諒解。

1992年8月4日,海協會會長汪道涵來函,邀請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早日會晤,海基會辜振甫董事長回覆說,「願擇本年10月中、下旬適當時日,於新加坡,就有關雙方會務及兩岸文化經貿交流,例如台商在大陸地區投資保障諸問題,進行磋商」。第三地新加坡首次被提起,也是兩岸會談的濫觴。

然而兩岸首次的高層會談要舉行,談何容易。1992年9月30日海協會來函指出,因為兩會要先召開「兩岸文書查證」及「兩岸掛號信函查詢補償」等事務性協商,及要解決「一個中國原則」雙方各自如何表述等問題,因此將會議推遲到11月份。

請特別注意,這時的中方,還會主動提及雙方「各自如何表述」的問題,顯示對「中華民國」一定程度的尊重。說得更白一點,此一各自表述,就是從那時到今天,台灣維持現狀的真正內涵。

但在2008年馬英九上任,透過蘇起無中生有創造出九二共識之後,中方幾乎不曾再提及任何的各自表述字眼。更且,有了這個障眼法之後,馬英九7年多來的努力,一點一滴透過九二共識偷梁換柱,對中華民國進行了質變。

馬英九主政下,表面上換來的國際空間,例如WHO觀察員,都是口惠而實不至,不僅利益微小,而且外交休兵更是自我繳械;在經濟方面,對中國毫無保留的大幅開放,資金技術外流更快;無論是服貿協議還是參加亞投行,都讓一中市場框住政治的一中。更不用說,台灣經濟在他最後一年的此刻,貧富差距拉大,慘澹到已經面臨恐慌時刻。

難怪習近平在談話中,用慰勞馬英九的口氣說:「過去7年兩岸發展成果豐碩,廣大同胞為此付出大量心血,有這7年積累兩岸才能邁出歷史性一步,在此他要為所有作出貢獻的朋友做出感謝。」

而馬英九,卻只會大談不知已經背了多少次的陸生陸客來台、創造多少榮景的數字內容;就像一副認真跟習主席報告的馬科長,令多少台灣人感到汗顏、丟臉。作為民選的領袖,馬英九不曾在馬習會上表達台灣的民主價值和對世界的貢獻,完全喪失一個民主國家的高度和籌碼。

馬習會給了馬英九完成歷史定位的舞台,在即將卸任之前掀出底牌,徹底把中華民國遺忘在歷史性的一刻。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馬英九主政這8年的成果,「改變台灣現狀」,應該就是最精準的評價。

馬習會事前被許多人認為企圖影響台灣選情,但經過馬習雙方的會晤之後,民進黨應該可以暫時大大鬆一口氣,因為蔡英文從此可以大聲說,她的維持現狀和馬英九的改變現狀,當然不一樣。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作者:莊豐嘉(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