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今(27)天公布2015年國人睡眠大調查發現,台灣慢性失眠盛行率為20.2%,台灣民眾每5個人就有1人有睡眠障礙問題,64.5%失眠者對藥物有負面看法,67.3%失眠者希望可用非藥物治療。

睡眠醫學會表示,慢性失眠包含了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不佳及早醒等失眠症狀,而隨著年齡越高,失眠比例也越高。此外,中、高年女性的失眠比例(29.8%)也明顯高於男性族群(24.0%)。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這種年齡越高其失眠比例也越高的狀況,可能和年長者有較多的身體不適、病痛或是疾病等有關。

林嘉謨指出,女性的失眠比例明顯高於男性族群,則可能和女性在這個階段生理上的影響有關(如更年期症狀等)。醫師表示,民眾的生活壓力大、過敏嚴重、貧血、罹患呼吸中止症,或者重度使用3C產品,都容易導致睡眠品質不佳,應該盡早就醫治療,避免過度依賴藥物。

林嘉謨表示,台灣慢性失眠的比例約1/5,每5人就有1人深受失眠之苦,隨著年齡越大,失眠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調查發現,失眠者僅有23.5%使用助眠藥物的經驗,超過6成(64.5%)對藥物有負面看法、85.8%擔心藥物成癮、83%擔心藥物對肝腎造成負擔、67.9%人認為用藥會使認知功能失調、57.5%認為隔天會感到昏沉。

林嘉謨說,患者知道依賴藥物不好,卻又拚命想找新的藥物,曾有患者1天吃5種,共2、30顆助眠藥物,還是睡不著。也有患者到各醫院要求醫師開藥,有的是親朋好友分享「吃這顆不錯」,這些患者最後變成藥物成癮,非單純睡眠障礙問題。

學會表示,患者難入睡,藥物僅是輔助,最重要的是找出問題,改變生活型態。若有呼吸中止症,應該先治療呼吸中止、減重。有的患者是嚴重過敏、貧血,應把這些病灶找出治療,而非拼命吃助眠藥物。

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吳家碩臨床心理師表示,慢性失眠者往往也容易過度擔心睡不好、誇大失眠影響,或是有錯誤的睡眠習慣。可以試著在睡前至少0.5~1小時安排固定的放鬆時間,挑選自己喜歡且放鬆的靜態活動、訓練自己放鬆來調適情緒,有助於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