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14年台灣地方選舉,出現令人驚訝的結果。國民黨超乎預期地全面敗北。

國民黨一口氣失去了台北市、台中市、桃園市、基隆市等執政縣市,從選舉前執政的15縣市激減至6席,民進黨則從原本6縣市倍增到13席,無黨籍則從1席增加到3席。

從得票率來看,國民黨40.7%,民進黨47.55%,無黨籍11.74%。單從數據上來看,已可說民進黨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如果將民進黨支持的台北市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得票的8成算給民進黨的話,民進黨的領先地位更是大幅增強。這樣的投票結果,可以說是台灣選民對6年來的馬英九政權,下了「NO」的審判。

這次的地方選舉被稱為更為重視候選人的資質。這樣的觀點就台北市、台中市國民黨大敗的縣市來說可以理解;但是國民黨在候選人相較之下確實可展現優勢的桃園市、新竹市、嘉義市落敗;國民黨勝出的新北市、新竹縣、南投縣也都是險勝的局面。這次可以說候選人背負國民黨的招牌正是選票減少的決定要因。

國民黨本來就弱的台南市、高雄市,更是到了「拔樁崩底」的狀態。國民黨的票大幅降低,不只是馬政權不得人心導致中間選民的票游離出走的緣故,就連支持者也轉向才是主要原因。

以公務員、教職員、軍職人員等為中心的國民黨北部基本盤可說是總崩毀。同時間,也必須看到各縣市地方派系的組織力低下導致結構性的改變。雲林縣、彰化縣、台中市(舊台中縣)國民黨的敗北,這或許可以說是地方派系構成國民黨基本盤的時代宣告終結的象徵吧。

馬政權剩下1年半的任期,與其說是「跛鴨」政權,毋寧說是「動彈不得頹危將傾」的狀態,國民黨內後馬時代陷入混亂中。被視為後馬時期第一把交椅的新北市市長朱立倫,原本預期將會以壓倒性的差距取得連任,但面對很難被認為強力對手的民進黨候選人卻是勉強獲勝。至此朱立倫出馬角逐總統大選將相當不容易。

民進黨大勝,主席蔡英文的領導威權大幅強化,並且民進黨的氣勢將日益增強。2016年總統大選已可看到政黨輪替的可能性。

台北市連勝文敗選的主要原因,可以說是今年3月「太陽花運動」引爆對中國大陸警戒感的影響。連氏家族與兩岸經濟利益密切攸關,這點在選舉中反覆遭到批評。

再者,選戰中,在中國發展經貿的大企業家,將露骨的利益提供當作對國民黨的奧援,但完全沒有效果。對中國來說,這是並不有趣的選舉結果。因為民進黨的勝利,馬政權的對中政策將受到很大的制約。

兩岸關係是否會陷入難以預料的迷走狀態?習近平政權又將如何面對台灣政局的變化?令人拭目以待。

作者:小笠原欣幸 (OGASAWARA, Yoshiyuki)

(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兩岸關係研究小組成員。長期觀察台灣選舉政治,今年多次訪問台灣,11月26日到12月1日也在台灣親眼觀察這次大選。)

譯者: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