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3日開始在汶萊舉行的第19回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談判,26日美國越南針對「原產地規則」討論撤銷關稅的品項以及物品生產地標準,雙方展開激烈協商。

現正最夯:(影)越南下龍灣翻船38人罹難4人失蹤 男童困4hrs「游過裂縫」獲救

根據日本電視台《News24》27日報導,在26日的TPP談判中,美國與越南針對紡織製品討論原產地規則,從原料、紡紗、布料到製作為成衣的過程中,到哪個階段可視為含括在「原產地」,兩國進行密切的討論。

在TPP參加國以外的場合,生產過程中,哪個部分將成為撤銷關稅的對象,各國所受的優惠措施均不相同。

越南工業目前以紡織業為中心,希望能夠擴大出口,而美國則希望能保護本國的紡織業。為了美越兩國,將特別設立些微製品的品項分科,以兩國為中心探索彼此雙贏的對策。

此外,根據路透社報導,越南政府26日公布,今年1~8月的貿易赤字為5億78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73億元),和前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0%。

根據MBA智庫百科的說明,「原產地規則」是指各國根據國家法令或國際協定確定的原則制定並實施的具體規定,以確定生產或製造貨物的國家或地區。海關必須根據原產地規則的標準來確定進口貨物的原產國,以給予相應的海關待遇。

隨著國際貿易中關稅壁壘與非關稅壁壘的產生與發展,原產地規則的應用範圍也隨之擴展,涉及關稅稽徵、最惠國待遇、貿易統計、國別配額、反傾銷、手工製品、紡織品、政府採購甚至瀕臨絕種動植物的保護等諸多範疇。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