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13)日上午召開第231次環境影響評估大會,會中通過「桃園國際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特定區計畫案(桃園航空城)」政策環評,環評委員要求範圍內禁止新增生煤鍋爐,並希望在水污染、廢棄物、噪音等做到相關承諾。

環保署上午召開環評大會,審查包括桃園航空城等環評案,會議主席由環保署長沈世宏擔任,桃園縣長吳志揚則帶領相關機關首長列席。

桃園航空城計畫預計將以區段徵收方式,整體規劃機場園區周邊4791公頃,計畫規劃時程至2030年。預估空氣污染物排放量約每年細懸浮微粒1107噸、硫氧化物107噸和氮氧化物4580噸。環保署要求,開發單位或桃園縣政府應採排放量增量抵換,維護空氣品質。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指出,政策評估中對水資源的評估嚴重不足,完全沒有枯水期水量的評估,擔心成為政策環評的惡例。彰化醫界聯盟顧問楊澤民則從糧食安全的角度指出,桃園航空城徵收面積高達4686公頃,這將影響桃園縣的糧食生產,難道以後桃園人都要吃雲嘉南地區生產的稻米嗎?然而在六輕不斷污染下,這些生產出來的糧食能讓人安心嗎?

針對環保團體的質疑,桃園縣政府表示,經濟部水利署已經承諾未來將讓翡翠水庫供應板新進水場所需,原本供應板新水場的石門水庫就可以供應航空城所需,加上桃園大溪正在興建的中庄調整池,還有桃園境內的埤塘串連計畫,將把1000多個埤塘串連在一起,用水來源應該沒有疑慮。

桃園縣長吳志揚則表示,桃園不會有糧食不足的問題,因為10大經典好米就在桃園;此外,航空城徵收範圍並非都是農田,而且有些農田休耕已久,連灌溉水路都已損壞,因此對桃園的糧食生產衝擊不大。吳志揚強調,未來全台農產品都可運用航空城的轉運能力,在桃園進行拍賣交易,因此對台灣農業有所助益。

最後環評委員討論後決定通過桃園航空城政策環評,不過鑑於桃園現況供水能力已不足,這項計畫新增用水量每天7萬2550噸,因此環委要求開發單位落實自來水減漏、節約用水、雨水貯留及廢污水回收再利用等對策,或規劃其他再生性水源、健全水資源導向,盡量避免調度農業用水;此外環委也要求區域內不得在新增生煤鍋爐,以維持其空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