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果吃蘋果」不僅在國內引起傳播學者的憤怒、讓學生在冒雨上街抗議,也引起國際媒體注意。《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美國之音、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路透社、法新社這幾天紛紛刊出相關報導。《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也不例外,在今(1)日出刊的最新一期中,報導「親北京」的媒體高層參與購買壹傳媒之事。

《經濟學人》的報導指出,媒體併購經常會上頭條,但很少會像《蘋果日報》交易案這樣引起群情憤怒。買家是一群本地大亨,包含了一位「親北京」的媒體高層。這就引起世人擔心,台灣的媒體將會變得較不多元、較不活潑,而且較不批判中國政府。

《經濟學人》的報導說,《蘋果日報》擁有3百萬讀者,在臺灣市佔率約40%。其他的競爭對手不是向北京鞠躬哈腰,就是不斷重複地談台獨;但《蘋果日報》都沒有這樣做。這家媒體提供重口味的新聞和犯罪報導,並且肆無忌憚地揭露政壇醜聞。

這篇報導提到,參與這次交易的買家,包含了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的總經理蔡紹中,並且指出他的父親蔡衍明控制了台灣數家具有影響力的媒體,包含「親北京」的《中國時報》。蔡衍明以支持北京政權聞名。他曾告訴《華盛頓郵報》,1989年北京天安門事件的死難人數被誇大了,並且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兩岸統一。

該報導也稱,隨著黎智英離去,世人擔心蔡衍明的控制力會變得太大,壹傳媒在新東家的掌管下,會變得比較不敢去惹惱中國共產黨。為此,學生走上街頭示威。親近蔡衍明的人士則否認他是北京的走狗(stooge)。

《經濟學人》最近才因「Ma the bumbler」的報導,在臺灣引起軒然大波。今天這篇講到「親北京」的報導,可能又會引發一連串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