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中執委、中常委選舉結束,連任多屆的資深前立委蔡同榮落選中常委,最值得注目;而新系賭性堅強、紀律嚴明,把實力擴充到3席中常委,令人不敢小覷;游系從1席擴充到2席,也象徵游錫堃已佔據黨內獨派核心領導地位。倒是扁推動的「一邊一國」成員,這次中執委選舉卻分屬三個派系,令人玩味。

這次中執委當選人裡,立委陳亭妃、市議員王定宇、律師蔡易餘都曾於2011年成為「一邊一國」成員。當時,獄中的阿扁推動這個組織就是有意維持他對於民進黨的影響力,並在選後至少可以拿下1席中常委。豈料,局勢不如人料,這次這三人卻都分別依靠游、謝、新系挹注當選;立委陳亭妃還選上中常委,這也是政治現實所使然。

從選舉結果來看,除了游系壯大,新潮流維持平盤以上表現,謝系實力不減外,南霸天的菊系則出線跑票、整合不良情形;這個情況跟當年扁當家正義連線雖然號稱實力雄厚,當黨內選舉老是出線跑票情形相當。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一向給人霸氣印象的蘇貞昌,這次選舉,沒有藉著黨主席資源強取豪奪,反而四處挹注不同派系的人,並嘗試降低黨內紛爭,將原本中常委12搶10,降低到11搶10,的確有履行「超越」的承諾,對其往後黨內領導有其正面幫助。

持平而言,隨著立委選制從過去的多席次(SNTV)改成單一選區,黨內派系化的情形的確降低。而派系界線也不若過去壁壘分明,從選區砍殺到到黨中央。

過去,民進黨派系之所以會形成,其實跟SNTV選制有關。也就選舉的大環境及黨內初選要符合SNTV,而黨內的黨職競爭也是SNTV加上多次的間接選舉,造就了想要從政,或從黨部汲取政治資源的人多必須依攏派系。

現在黨已經不再是執政黨,能分配的資源有限。派系的界線也逐漸模糊化,雖然人頭黨員的問題還是存在,不可諱言的,整個民進黨的黨內競爭生態,的確朝著比較正面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