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百年歷史的土城普安堂向新北市政府申請登錄歷史建物遭刁難,親民黨立法委員張曉風、民進黨立法委員田秋堇、段宜康等人今(12)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為普安堂請命。張曉風批評官員沒有歷史感,無法理解普安堂作為當地民眾歷史記憶的重要,她呼籲新北市文化局能夠解決問題,讓充滿藝術人文氣息的普安堂能夠登錄為歷史建物,並進行適當的保存。

據了解,普安堂創建於1914年,屬於台灣傳統宗教齋教先天道派,創辦住持王文彬是日治時期重要齋教領導人,第5任住持李應彬更是藝術家出身,以「龍泉老人」的身分成為日治時期的重要藝術家,在普安堂創作了許多令人讚嘆的藝術品,從書畫、雕塑到景觀藝術等。

李應彬之子、藝術史學者李長俊表示,普安堂是北部地區最後一處完整保存的齋教建築,同時也是當地居民重要的村落聚會所,在李應彬的苦心經營下,與居民合力完成建築物的擴建,寺內還有不少李應彬親手建造的佛像雕塑,無論是從宗教文化或是地方文史觀點,都極具保存的價值。

李長俊指出,雖然普安堂附近俗稱「媽祖田」的區域,居民早在乾隆時代就在該地開墾,但是因為缺乏土地登記的知識,因此錯失了光復後進行土地登記的機會,反而在民國66年遭到新莊慈祐宮以同廟異地的理由辦理土地產權登記,導致包括普安堂在內的300甲土地被慈祐宮登記所有。

李長俊強調,普安堂與慈祐宮的產權爭議已進入司法程序,雖然普安堂在今年初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取得暫定古蹟的身分,但卻在申請登錄為歷史建築上遭刁難,市府要求必須在7月19日前取得「土地所有權人同意」後才能予以公告,否則時間屆滿將被予以結案。

段宜康表示,他曾和張曉風一起到普安堂現勘,由於自己擁有在台南工作的經驗,因此知道這種俗稱「菜堂」的齋教寺院在台南仍有許多,但卻沒想到在北部也有如此完整保存的菜堂,令他深深感動。他呼籲新北市政府不要屈從地方有勢力的寺廟團體的壓力,應該儘速推動普安堂的文化資產保存。

也曾親自造訪普安堂的台灣雕塑學會理事長李亮一指出,他也被普安堂的藝術價值感動,「龍泉老人」李應彬藝術功力之深令人敬佩,尤其是他用水泥創作的佛像技術水平非常高,因為水泥一糊上去就很難塑形,但他卻能精確掌握。李亮一強調,如果這樣的藝術殿堂遭到毀壞,將是台灣藝術界的重大損失。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林美容則表示,普安堂充分體現齋教先天派的文化特色,特別是齋堂與地方庄廟的合而為一,普安堂就是當地的村莊會所性質,已不只有宗教文化的價值,也對當地社區有重要價值。她坦言,如果普安堂消失就等於媽祖田村落的消失,也是當地10代人共同記憶的消失。

與會的文化部官員表示,對普安堂的保留非常關心,關於產權糾紛由於已經進入司法程序,所以文化部的態度以尊重司法為原則;不過他強調,在聚落文化的保存價值上,文化部認為不會因為產權訴訟而有所減損。

文化部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副主任鍾青柏說,在歷史建築登錄的部分,由於依《文資法》權責在地方,所以文化部原則上尊重地方的決定;不過文化部會與新北市政府溝通,也會針對《文資法》第9條指定歷史建築是否需要土地所有人同意的部分開會討論,文化部認為新北市府可能對此法條有所誤解,應該是不需要土地所有權人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