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業總會今(20)日下午邀請勞委會主委王如玄,針對「勞工政策與產業發展」與工商團體交流意見。王如玄指出,目前就業市場呈現缺工和失業並存的狀況,但雇用外籍勞工並非萬靈丹。她還說,過去不少企業因為人力成本而出走中國,現在面對對岸人力成本飆漲,企業如果回流台灣還要求勞工薪資調降,這是不能被接受的事。

王如玄下午參加工總主辦的「勞工政策與產業發展」座談會,她認為台灣人力有限,不可能無限量供應,也不可能完全由外勞取代,關於兩者間如何取得平衡以及外勞薪資問題,勞委會將在8月召開會議討論。王如玄也坦言,台灣外勞的雇用成本比主要競爭對手韓國來得低,但外勞不是萬靈丹,長期將可能降低本勞的薪資水準。

王如玄還說,當初不少企業受人力成本的吸引紛紛外移中國,但現在中國勞工的薪資水準逐漸提高,若有台灣企業因此返台,但卻給予比中國勞工要低的薪資,是絕對不被接受的。

大將紡織開發公司董事長葉義雄向王如玄抱怨,許多傳統產業的勞工不願上夜班,請也請不起,因此雇用外勞是不得已的選擇,但政府又在外勞雇用上多所限制,對傳統產業的人力支配上造成很大的困難。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表示,部分產業本勞不願意從事,政府在外勞雇用就要給予相當的彈性,若政府在勞工市場規範越多,中小企業的能力發揮就將限制更多;他舉東協各國為例,其進步之快對台灣的影響可能會超乎想像。吳中書也認為,最低工資的制定反映了勞工不相信市場的心態。

王如玄回應說,台灣勞工的實質薪資已經倒退到13年前的水準,10年來勞工產值增加,勞工成本降低,勞工拿到的薪資也隨之減少。目前國內1000萬名勞工中,只有享勞保的600萬人有健保保障,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每月收入不到2萬元的有10%,3萬元以下的有42.83%。

王如玄進一步分析,1999年至2009年製造業勞工指數共增加70,成本指數降低33.3,產出指數持續增加,但勞動成本指數減少,很多人都關心勞動者是否進入雇主的微利時代,她認為若勞工能有更好的經濟能力,才能創造需求,產生市場良性循環。

王如玄還說,國內失業率目前還在4.1%左右,失業人口達46萬人,加上即將畢業的30萬畢業生可能有一半有求職需求,失業人口將達60萬人;她認為缺工和失業問題並存,顯現勞資雙方並未達到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