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C 罷工進入第二個月,突破了1992年罷工50日成為開台以來最長紀錄;近日來在KBS、YTN以及聯合通訊社合流下,參與罷工記者更增加200人,達到770人之譜,使得罷工聲勢更為壯大,但是MBC日前召開理事會對解除金在哲社長職務投票予以否決,MBC高層也繼續採取強硬立場對付抗爭。
記者是以通訊方式採訪MBC工會公關局長李容馬,他透露了罷工最新進展及計畫。
MBC官方近來持續採取強硬手段回應罷工問題,除了金在哲社長以名譽毀損控告包括身為新聞部記者的工會公關局長李容馬等四位人員並將其解職外,在3月初投入罷工、以幽默播報方式聞名的週末晚間新聞主播崔一九(身兼報導局主管)也被暫停職務三個月。
管理MBC的最大股東「放送文化振興會」在日前召開董事會投票否決解除金在哲社長職務。另外,官方更宣布兩項新規劃,包括將採用自由記者及主播以填補罷工的空缺人力,另外4月11日國會選舉當天,原先無線三台按照慣例將先後於下午4點起進行投開票特別報導,MBC官方卻一反慣例宣布將取消4到6點時段的播出,此舉引發了工會強烈反彈。
由於取消播出的4到6點時段,被認為是年輕階層集中投票的時間點,官方延後投開票特別報導之舉,引來具特定政治動機的猜測。工會認為下午開始進行投開票報導以敦促國民在選舉結束前參與投票及提高投票率是作為媒體當然的義務,但高層意圖減低年輕階層的投票來圖利以中高齡階層為投票主力的執政黨。對此最大在野黨民主統合黨也加以批判。
李容馬局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工會成員早上參與罷工集會,晚上繼續在公司為了投開票特別報導準備而忙碌了很長一段時間,而這些參與罷工的職員也不支領公司薪水。」
據了解,為使電視台投開票報導能順利進行,工會成員都自願以不支薪名義於國會選舉日暫時回到工作崗位一天。
李容馬更表示:「原本就已規劃自4點起進行特別報導,並為此投入了數億元的預算,若將節目開始時間延後,那麼這數億元經費都將浪費掉。我們會繼續向官方要求。若4到6點的特別報導無法進行,勢將激起國民憤怒。」
事實上,作為罷工再次啟動的其中訴求,許多MBC職員擔心金在哲體制若持續,則MBC將喪失公信力及競爭力,即將到來的國會選舉對於MBC本身就是一個變數,一來投開票特別報導的進行成為社會大眾關注並檢視MBC勞資互動的焦點;二來是其將牽動南韓政治版圖,間接影響MBC罷工勢力是否能延續。
對於MBC罷工抗爭與國會選舉間的連結,李容馬認為:「我們在罷工初期就已經對於國會選舉的報導相關事務相當憂慮。現在金在哲及高層正在管制國會選舉報導,我們擔心又將會有偏頗報導的現象出來,如今我們的擔憂已經成為現實。因為當我們在要求恢復公正報導而罷工的同時,MBC新聞的偏頗報導仍然持續,但這也使我們罷工的正當性變得更為明顯」
日前投票否決解除金在哲社長職務的MBC最大股東「放送文化振興會」,事實上是以政黨依其國會席次比例推薦理事所構成,執政黨新世界黨(前"大國黨")推薦理事有6位,在野的民主統合黨則有3位。依照規定決議案的表決,9位理事中必須要達5位以上贊成才能通過。但挾著執政勢力多數席次的優勢,社長解任案最終被否決。
李容馬局長對此回應:「我們本來就對放送文化振興會沒有太大期待,因為他們只是依照青瓦台(總統府)的機器,做做樣子舉手表決而已。」「但照這樣看來,國會選舉後情況應該會很不一樣。新國會構組出來的話,MBC罷工應該會成為重大議題」他語帶玄機卻保留伏筆。
而近來台灣民眾甚為關心參與罷工的職員們如何維持生計,李容馬表示:「事實上工會成員已經陷入經濟困難,有一部分的成員已經提領了全部的積蓄,另外也有職員向銀行借貸以維持生活。」
不過罷工進入開台以來最長的第二個月,參與罷工的職員規模卻持續擴大。李容馬指出,1月25號罷工初日參加職員為570位,現在又增加了200位而達到770位。另外,MBC罷工也已經擴及到地方支局,故台內地方新聞的產製也暫告中止。
隨著4月11日南韓國會選舉的逼近,MBC罷工抗爭已經和政治產生了更多複雜關係。在「政治」已簡化成為解決MBC罷工抗爭問題的唯一條件下,則下周的國會選舉的進行及結果勢將對MBC抗爭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