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對於民眾日常生活有深刻影響,一項調查顯示,使用網路時間愈長的孩童,更容易被網路「主導」;在8~15歲的青少年中,年紀愈大、使用網路的時間愈長,在深夜瀏覽網路的頻率也愈高,愈容易受虛擬世界影響,並且更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但對外貌缺乏自信心。

這項調查是由中華白絲帶關懷協會與台灣大哥大基金會所完成的。白絲帶關懷協會執行長、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黃葳威指出,調查8至15歲的青少年後得知,45%的學生上網年資高達5年以上,顯示目前首次接觸網路的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甚至有許多孩童在3~7歲時即開始使用網路。

調查顯示,有9成的孩童都是在家中上網,有44%的孩童是獨自上網,其餘則分別有30%及18%的青少年是在網路上和兄弟姐妹或朋友互動,但只有不到1成的青少年有家長在旁陪伴;其中,雙薪家庭占了將近8成,透露出現代人工作忙碌難以陪伴孩子。

調查也發現,使用網路的時間愈長、愈晚,國、高生愈重視自己的外表,也愈在意他人對自己外貌的評價。詢問孩童意見時,符合條件的話滿分為五分,學生的「重視自己外貌」平均分數高達2.5分左右。但數據也顯示,愈重視自己外貌的孩童,反而愈重視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及看法,也覺得自己的外表不夠完美,缺乏信心。

調查顯示,有24%的青少年加入網路社群,如臉書、明星、三C等社群,其中有34.7%的青少年會參與網友聚會,包括線上遊戲網聚等。這些與網路社群有緊密連結的青少年,特別重視自己的外在、成就等條件,希望能在網路中塑造一個完美的形象。

黃葳威指出,有45%的小孩表示自己在家不上網的原因是因為不想用,顯示小孩有自主管理能力,因此家長不需要強烈禁止小孩使用網路,但需要做好時間管理。由於夜晚孩童的體力、判斷力皆降低,因此需要避免讓小孩在深夜使用網路。

此外黃葳威也建議,在家上網仍是相對安全的環境,家長可將電腦放在公開處,並且裝設過濾軟體,提防網路陷阱,如網路分級軟體、教育部守護天使等,可阻絕不良網站內容。

這次調查針對國小3年級至國中3年級,共7個年級在學學生進行問卷施測,以台灣各縣市的國小3年至國中3年級學生為研究母體,採分層抽樣法分別抽取54所國民小學及49所國中,進行親身問卷調查,共發出1萬300份問卷.

影片內容為中華白絲帶關懷協會及台灣大哥大基金會透過「青春紀事網路故事徵文」所徵選的劇本,進而拍成影片「籃球隊長」,描述青少年熱衷在網路上塑造美好的形象,卻在現實中缺乏和周圍的互動。影片主要目的在於教導青少年正確的網路使用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