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所發起,廣邀國內重要的產業、教育、科技、媒體與藝術等各界代表,共同連署的《人才宣言》今(14)日對外公布。宣言中直指國家正面臨一個空前的人才失衡危機,需要不分朝野共同回應,從體制、法規和大環境等面向提出因應對策。

這份《人才宣言》是由翁啟惠所發起,已獲得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台大、交大、清大、中央、成功等大學校長及產業、科技、媒體與藝術等18名代表的共同簽署。

宣言中提到,金融海嘯後,全球都預測亞太地區將是未來發展的重心,也將是人才流動與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台灣的鄰國都已提出因應策略,包括中國在未來5到10年,要吸引2000位足以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科技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科學家與領導人才。新加坡、香港、韓國、日本也均已將人才的爭逐視同作戰,大幅修改國家法令與政策。但是台灣卻未能面對事實,不知危機將至,令他們十分焦慮。

宣言中也對「人才」提出定義,認為是國內迫切需要的專才;是台灣所需要、而目前並未培育,或是台灣所培育而數量不足或是素質不如其他地方的人力。

人才宣言中也引述台灣相關的移民數據統計指出,過去10年來,合法居留外僑約49萬人,外籍勞工約40萬人,白領階級及技術人員僅約2萬人左右,而每年自台灣移出的人口則約2-3萬,以白領階級占絕大多數。整體而言,台灣已成為高階人力的「淨輸出國」,台灣人才失衡的問題相當嚴重。

宣言中提調,體制上,台灣未能落實公教研體制分軌,長期將公務體系齊頭平等的模式,套在教研體系上,使得人才晉用日漸缺乏彈性。面對亞洲鄰國的競爭,台灣在延聘新進教研人才上,屢屢陷入條件不如人,招不到好教授的困境。

在環境上,人才宣言也提到,外籍人士來台工作,因為得放棄自身國籍,方能取得我國公民資格,門檻極高。而未取得公民資格者,依法令不能支領台灣的月退俸,無法確保退休生活無虞,嚴重影響其來臺意願。

另外,對於台灣的技職教育,宣言中也批評,台灣技職校院幾乎全面轉型為大學,造成人才同質性過高;且產業結構主要集中在電子業,這些人才供需與教育發展失衡的問題,也亟待解決。

翁啟惠強調,拋出人才宣言,是希望社會各界共同重視這個問題,尤其正值選舉期間,各政黨紛紛提出相關政策,因此將問題丟出來,希望不分朝野都能重視這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