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日前出版《國會防腐計》一書,披露台灣國會的脫線、醜態、惡行等亂象。接受採訪的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在書中直言,在他12年中研院的經驗裡,他直接、間接知道「很多企業,甚至是黑道的手下養著立委」。另外書中也踢爆,環保署2006年推動以PLA(聚乳酸)取代塑膠的政策,其實是立委用凍結預算威脅環署的結果。

以監督國會問政品質為訴求的公督盟日前出版《國會防腐計》一書,由四名媒體、文字工作者執筆,透過訪問來呈現台灣國會目前叢生的亂象。李遠哲就是在書中大談中研院長任內與立委打交道的經驗,他說自己遇過不少與立委溝通上的衝突,有經驗的人就建議他:「你去找他們的金主一定有效!」

李遠哲還提到,某次中研院預算遭凍結,他聽說某立委的叔叔是某學術單位的董事長,於是透過管道找到這位立委叔叔溝通,沒想到第二天預算就過了,當這位立委遇到李遠哲時,只撂下一句話:「李院長,下不為例!」

李遠哲感慨,台灣號稱民主典範,但國會殿堂依然發生這種事,令人感到心寒。他也說:「我們常說老百姓是國家的主人,但是民意代表的後面還有很多主人,這一點是很可怕的」。

除了諾貝爾獎得主對台灣國會的深刻體驗,書中也披露2006年環署的PLA政策,其實是立委恐嚇下的產物。書中提到,當時在前環保署長張國龍任內遭立委聯手凍結40億預算。時任張國龍秘書的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說,PLA政策完全是被代表業者利益的立委所逼出來的,「PLA對全民來說是小利,但對特定廠商和某立委來說是大利」。

前環保署長張國龍也接受《國會防腐計》的採訪,他強調PLA政策是前任署長所決定,他在任內還刪除了大筆的宣導費用。對於當年被凍結了40意,相當於環署年度預算的一半,張國龍僅回應:「預算凍結不只是PLA,還有油槍…」,無奈之情溢於言表。

《國會防腐計》一書也將一些民眾不知道的國會亂象攤在陽光下,像是各部會需要為立委編列固定額度的「補助配額」,作為某種與立委疏通的「公關費」,這筆錢「少則5萬多則10萬」,部會官員往往寧可花錢消災,也不要在立院遭到立委的槍林彈雨「修理」。

而立委也會為了爭取補助故意凍結特定部會的預算,像是文建會就被立委戲稱「補助會」,因為文建會有許多經常性的補助款預算,而且「愈容易補助的預算,愈容易被凍」。

催生此書的公督盟前理事長顧忠華坦言,書中某些部分確實敏感了點,而李遠哲所提的可能是較早期情況,但是台灣國會生態可見一般,亟待更多公民投入監督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