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留存台灣藝術、歷史、文學、戲劇、作曲、繪畫、雕塑等領域創作者的智慧結晶,邱斐顯訪談報導了30多位台灣藝術文化人士,呈現這些人士追夢與詮釋台灣價值的過程。邱斐顯說,她希望讓更多人看到台灣在文化、藝術上的價值。

邱斐顯於「女人來開講」節目中表示,許多藝文影像與文章雖不常見於主流媒體,不過,在網路上卻有很多網友點閱與流傳,也有許多學生會上網找這些文章作為博碩士論文的研究資料。她認為有必要記錄這些人的事蹟,所以,她從2006年開始做人物訪談,並把所有訪談報導集結成書。

邱斐顯表示,取書名經歷一段抉擇過程。早年她去一趟蘇格蘭,發現蘇格蘭人的獨立意識很強,並表現在言行舉止上。對照台灣,很多人以為台灣應有主體性,但在生活、文化層面卻沒有相應的體現,所以,她寫了一篇《蘇格蘭風笛為誰響》。原本想用這篇文章作為書名。後經友人的提醒,如果用此標題作書名,可能會使大眾誤認為是本旅遊書。

訪談文稿交到出版社,出版社的人看過所有文稿後,認為應把書名定為「想為台灣做一件事」,這句話串起台灣所有文化、藝術領域中努力打拼者的價值,同時,這句話也是取自於邱斐顯的文章。邱斐顯表示,這句話直接點明她想做的事,同時也代表這本書的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