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糧食價格不斷上漲,許多經濟快速成長的新興國家開始採取抑制措施,包括中國採取限制價格上限,印尼取消50多種食品的進口關稅,印度除延長小扁豆和食用油的出口禁令,並和宿敵巴基斯坦達成進口1000噸洋蔥的交易,各國均希望控制糧食價格,避免社會不穩定而重蹈2008年的糧食危機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和中東部份國家開始實施或加強價格管制,韓國則對一些食品降低進口關稅。印尼鼓勵國民種植辣椒來增加供應量,並取消小麥、大豆、化肥和動物飼料等50多種食品的進口關稅,以減緩食品價格漲幅,同時計劃下個月將棕櫚油的出口關稅從20%提高至25%。

印尼貿易部長馮慧蘭(Mari Pangestu)表示,印尼也計劃投資至多3萬億印尼盾(約3.31億美元)幫助受到糧食價格波動影響的居民,並呼籲其他國家不要囤積稻米或限制稻米出口,因為稻米囤積或限制出口曾在某種程度上導致2008年的糧食危機。

報導也指出,為因應價格壓力,印度本月初也延長小扁豆和食用油的出口禁令,更和宿敵巴基斯坦達成進口1000噸洋蔥的交易,因為洋蔥是印度飲食中的關鍵食材,印度遭遇洪水後洋蔥價格曾一度暴漲。

而低收入的經濟地區對糧食價格更敏感,因為食品在低收入民眾開銷中佔很大部份,所以糧食價格一旦上漲,可能就會引發普遍的不安甚至騷亂。擔任20國集團主席國的法國也表示,未來幾個月會把糧食價格作為對話的首要議程。

阿爾及利亞本月也因為糧食漲價而引發騷動,使政府削減進口關稅以及糖和食用油的徵稅。而約旦則下調了燃油稅,並對糖和稻米實行最高限價,以防引起騷亂;俄羅斯去年也因農業歉收,禁止小麥出口。

由於氣候變化、人口增加和農業投資不足,糧食價格不斷上漲,但也有人認為,上漲是因為美國、日本和歐洲的低利率政策,讓投資者可利用低廉的融資成本投資稻米、糖、棉花和石油等可在全球市場交易的大宗商品,帶起物價不斷攀升。

華爾街日報也提到,經濟學家擔心,若在糧食供應上出現突發事件,糧食價格會再進一步上漲,引發像是2008年糧食危機時的情景,價格迅速飆漲導致許多發展中國家發生暴亂。目前尚不知各國的措施是否奏效,但經濟學家認為,價格管控等措施未必有用,因為這會扭曲市場,並影響農民種植更多作物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