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中國政府立刻對內封鎖消息;但劉霞在軟禁中還能上推特回應關心他們夫婦的人,顯示中國政府封鎖阻絕的能力,未必勝過人民使用網路傳播信息的本事。

法新社北京分社社長白舒愷(Pascale Trouillaud)今日發出一則電訊,指出上週五和平獎宣布後,中共中央宣傳部就動員所有的媒體和網路封鎖有關劉曉波的消息。國營的電視台自己不報導,國際媒體的報導則被蓋台,在新浪網和搜狐也找不到相關消息。

常駐北京的中國媒體專家何諾(Renaud de Spens)告訴法新社記者,「中國記者都收到中宣部的指令,禁止他們發表任何相關的文字。」

何諾認為,中國政府對網路的控制就不是那麼有效率。中國儘管有四萬名「網路警察」,但想要對付4億2千萬個網民,有時就難免左支右絀。何諾說,有太多訊息藉由推特甚至新浪微博等工具,成了漏網(路)之魚。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位網友不指名道姓地說「有人得了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另一邊就有別的網友把劉曉波的照片貼上網,輕鬆地迴避掉政府要求網管設定「劉曉波」三個字為敏感詞的規定。

網路科技的進步,讓中國官方只能在後面補破「網」。一位對媒體和網路監控特別有了解的網友,以「張秘書」這個暱稱在部落格中寫道:「各網站如果出現和平獎相關事項的報導,該網站的編輯將會被撤換。」

無國界記者組織譴責中國官方封鎖相關新聞的行徑,並指出此舉反而證明了劉曉波的貢獻。

在上週五新聞剛發布時,還有網友成功地在人民日報的論壇留言,60分鐘之後才被刪除。後來陸陸續續有人嘗試闖關,5分鐘之後被刪除。再晚一點的留言,貼上去後不到1分鐘就被刪除。

週一起,相關新聞開始退燒,網路監控部隊也開始鬆懈。用中國自家的蒐尋引擎「百度」也可以成功地找到「劉曉波」,儘管用「劉曉波+諾貝爾和平獎」還是蒐索不到什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