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為推動老舊住宅都市更新,將容積獎勵提高到原先的兩倍,這項都市更新政策下的容積獎勵制度,究竟會造成「台北好好看」?還是「台北好好賺」? 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邱克豪在 newtalk「都市改革派」節目 中提到,目前,台北市都市更新在容積獎勵政策與城市永續發展間的矛盾與謬誤。

大城市在邁向進步的過程中,都會歷經各種不同的政策發展,從世界發展趨勢來看,好城市應該是朝向「生態城市」的理念進行發展。以台北都會區的空間形式應更適合以「都市村落」的型態來作發展,而都市村落是一種混合居住的都市發展模式,其中,有著低中高等多種不同密度的建築,以大眾運輸系統為主要生活方式,並與自然生態植物共生出一種型態,藉此成為真正的生態城市。

邱克豪認為,台灣大幅開放容積的獎勵政策,卻徹底地打破了朝向生態發展的可能性。尤其是「台北好好看」政策提出將都市更新獎勵獎勵上限由1.5倍提高至2倍後,使得都市更新似乎成為了全民運動。

邱克豪透過幾個真實案例來說明:

一、都市更新不回饋,爽到建商,艱苦到居民:士林紙廠因台北好好看,將老舊社區更新獲得容積獎勵築起23層超高大樓,卻沒有相對釋出適宜的公共設施給居民。

二、豪宅廣設假車位,賺取獎勵蓋高樓:一品苑建案,大量規劃機車停車位作為取得獎勵的手段,這不僅不符豪宅的使用,更突顯都市審議制度的荒謬與可笑。

三、綠地只能用一下下,15個月後全蓋高樓:聯合報大樓為賺取綠地騰空與都市更新獎勵,將嶄新的大樓拆除,作為暫時的綠地,居民用了15個月後,便將收回蓋大樓,「假綠地」政策的邪惡,將在2011年逐漸被揭露。

邱克豪認為,容積獎勵是累計的,法定容積是控制一地區最大負荷量的基礎,但獎勵容積增大了負荷量,進而造成環境品質的低落,這點對台北市長遠發展而言,是最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