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在海上的擴張政策,日本急於尋求避免兩國未來持續衝突之道。《朝日新聞》英文版今日發出一則分析報導,指出目前執政的日本民主黨政治人物缺少與中國當權派的直接溝通管道,是主要的問題所在。

事實上,中日兩國在海上的衝突並非新聞。今年五月底,三百多艘中國漁船出現在釣魚台海域西北方;去年四月,中日兩國軍艦更曾經在琉球與宮古島附近的海域對峙過。雙方在今年七月召開會議,研議制定「海上聯絡機制」,以避免在東海和其他海域發生突發事件。在會議中,中國人責備「日本從不回應」;日本人則回答說:「如果中國人能跟我們說英文,我們比較能理解。」中方出席會議的一位高階代表指出,「中國海軍…不習慣用英文和國際訊號來溝通。」

《朝日新聞》這篇分析報導指出,日本與中國的「小規模戰鬥」可不只限於海上。日本外務省和防衛省高層都明白藉由軍事交流提升雙方互信的重要性。然而,中國空軍高階將領原定於9月21日到訪的行程被延後。北京方面給的理由是:該將領在中國仍有要務必須處理。

此際,日本政府中也有人想要利用釣魚台事件作為處理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普天間航空基地的工具。外務省一位高級長官說:「日本民眾以及琉球居民對於設置軍事基地的重要性,以及外來威脅的迫近性已經有所理解。」

沖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多於9月底表明,他將盡快前往釣魚台海域巡視。有鑒於11月底沖繩縣知事就要改選,仲井先生的意圖到底為何,值得觀察。

《朝日新聞》這篇報導指出,日中兩國缺少聯繫使日益增多的衝突更加嚴重。

外務省一位前任次官表示,中方以為侵入釣魚台海域的船長會立即被釋放,日方則以為只要嚴格遵行國內法就不會有什麼政治效應。雙方的誤解越多,就越難讓步。

調停這些誤解,是政治人物的責任;日本總理大臣兼直人手下卻沒有什麼人與中國方面的高層有私交。事實上,民主黨的重要政治人物如官房長官仙谷由人以及外務大臣前原誠司都主張對中國強硬,他們個人也都沒有與中方高層的人脈關係。

民主黨政治人物與中國淵源最深的是小澤一郎,但他才剛和菅直人爭黨魁一職落敗,整個小澤派無論在政府或黨內都已經宣告失勢。

36歲的日本民主黨籍眾議員高原努,成為被日、中兩國所期待的第二管道對向。他曾在北京大學的研究所學習國際關係。中國國務委員柳延東期勉他能幫忙解決兩國緊張關係。在他啟程前往北京讀書之前,日本總理府高層也告訴他:「請盡全力在中國建立人脈,日本民主黨需要有人可以發揮『第二管道』的功能。」

高原努明白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是於鎂光燈閃耀的第一管道之外,另闢蹊徑建立溝通管道。《朝日新聞》的報導結論說,像高原努這麼年輕資淺的人會被倚重,也顯明了日本民主黨內,欠缺與中國高層有私交人脈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