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了美國期中選舉的主要議題。在一些失業率很高與製造業停滯的選區中,中國變成候選人理想的討伐對象。

美國自由記者史特拉舍(Max Strasser)在《外交政策》網站上,分析五個選區的民主黨候選人之競選策略。

俄亥俄州副州長費雪(Lee Fisher)

爭取的公職:參議員

名言:「眾議員波特曼(Rob Portman)先生最清楚該怎樣讓經濟發展…中國的,而不是我們的」

策略: 在競選廣告上秀出一張中國地圖,打上波特曼的名字,再秀出一張微微發黃的照片,照片中的主角是中國工人。費雪曾在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表示:「這次的選舉是在過去與未來中做出抉擇…在美國製與中國製中做出抉擇。」

俄亥俄州州長史萃克瀾(Ted Strickland)

爭取的公職:連任

名言: 「眾議員卡西奇(John Kasich)先生和華爾街把上百萬個工作機會外派出去,害得俄亥俄州人民失業。」

策略: 指控競爭對手(眾議員卡西奇)於2000年在國會中投票支持有利於中國的特別貿易法案,造成俄州失去九萬一千個工作機會。卡西奇在國會對改善對中國貿易相關法案的支持,週而復始地被史萃克瀾挑出來檢驗。

眾議員賽斯塔克( Joe Sestak)

爭取的公職: 參議員

名言:「眾議員杜美(Patrick Toomey)先生在進軍華府之前,可是曾在華爾街賺進大把鈔票,並且曾為一位香港億萬富豪效勞過。」

策略: 儘管在華府政壇中,攻擊對手不能見光的一面已經是老步數了,但把這些黑暗面跟香港做個連結,可是創舉。

蘭心市市長伯納若 (Virg Bernero)

爭取的公職:密西根州州長

名言:「當史耐德(Rick Snyder)還是捷威(Gateway)的執行長時,他的公司砍掉一萬九千個美國人工作機會;在把該公司賣給中國人(譯者按:應該是台灣人-宏碁)之前,,他賣掉了自己手中一千四百萬的持股。」

策略:Strategy: 《底特律自由報》指出,「中國問題和工作問題再次成為州長選舉的主軸。」因為製造業的蕭條,密西根州的失業率超過13%,把工作機會外派給中國成了眾矢之的。共和黨候選人史耐德以前在業界時把工作機會派給中國人,成了伯納若攻擊他的把柄。

伊利諾州財政廳長季安諾里阿斯 (Alexi Giannoulias)

爭取的公職:參議員

名言:「每當眾議員科克(Mark Kirk)先生提起增加工作機會時,各位可要注意了,他講的是為中國增加工作機會。」

策略: 共和黨候選人科克在國會中創立「美中工作小組」(the U.S.-China Working Group),被季安諾里阿斯列為其罪狀。2009年,科克曾被媒體抓到他向中國官員說:「不要相信美國政府的預算數字。」季安諾里阿斯的批評,引起伊利諾州勞工團體的回響。芝加哥勞工聯盟發表新聞稿,指控「科克作為美中工作小組的創辦人,已經多次對反擊中國不公平貿易措施的相關法案投下反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