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將202兵工廠的開發計畫大幅更動,預計增加滯洪池蓄洪調節能力。針對該計畫,水患治理監督聯盟成員的梁蔭民直指,即使擴大到中研院期待的5公頃面積,依據估算每小時的進水量仍會增加90公分高,等同沒有滯洪功能。

根據中研院所提的計畫,國家生技園區使用202兵工廠部份用地約25公頃,經過修正過後開發面積改為4公頃,其他土地都會回復綠地樣貌,且移除滯洪池西側草地與現有滯洪池結合,復育早期三重埔埤的滯洪功能,預計將增加3倍的蓄洪調節能力,開發後生態環境更豐富多元。

國家生技園區環境影響評估諮詢會議上,梁蔭民提到,現在的202兵工廠內的人工滯洪池,實際上並沒有滯洪功能。以現在的水閘高度來看,該滯洪池已經達到滿水位,也就是再進來1立方米的水量,它就會流出1立方米的水量。

即便中研院計畫拓寬滯洪池到近5公頃的面積,梁蔭民認為,頂多由現在的每小時增加4.5公尺高,減少到每小時增加90公分高,對於人工滯洪池的蓄洪功能,他認為等同沒有功用,效益極低;原本就沒有蓄洪功能的池子,基數為零,就更不可能增加3倍的蓄洪量。

過去的三重埔埤比現在所能看到的埤塘面積更廣大,也因地勢關係,過去大雨一來,蓄水量將讓它恢復為過去範圍。

南港山林守護聯盟成員施媖之表示,區內的埤塘是基隆河河谷下天然的滯洪機制,南港202綠地整區可看作一個可調節驟雨的滯洪池。她建議環評委員以整個台北盆地未來發展去做思考,別讓國家生技園區開發案通過,保留台北最後一個可自我調節的肺葉。

由於地勢關係,202兵工廠從蓄洪池西側緩降到現在的火工區,歷史上納莉颱風曾造成該區淹水,蓄洪池是否有能力調節水量部份,中研院發言表示,會針對排水部份,在開挖基地時配合整地,確保開發基地不會有淹水困擾。

今日的環評諮詢會議,是在中研院送進環評書前,讓開發單位、一般民眾、環保團體與專家學者闡述各方意見的場合,因此會議上雙方意見並未有交集,開發單位中元生技在意見不合之下,甚至還揚言找立委來關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