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月亮十六圓」不只是一句俗諺,也是個科學事實!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今晚中秋夜,雖在農曆15日,但其實要到隔天傍晚5點17分才達滿月時刻,所以今年中秋夜所見月亮並不是非常圓喔!

天文教育館表示,隨著太陽、地球和月亮相對位置不同,地球上的人們便會瞧見不同形狀的月亮,可見月亮的時間也不同。天文上有特別定義:當月亮在地球和太陽之間、且三者在同一平面上的瞬間,稱為「朔」,曆法上規定「朔」所在當天為農曆初一,這一天無法見到月亮;相反地,當地球在月亮和太陽之間、三者在同一平面上的瞬間,稱為「望」,也就是俗稱的「滿月」,幾乎整晚都可見到月亮。

然而,由於月亮繞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當月亮接近地球時,公轉速度比較快,遠離地球時速度較慢,使得滿月不見得都在農曆15日,而是可能落在農曆14、15、16或17日,其中以落在農曆15日和16日的機率最高,14日的機率最低。以2010年而言:今年共有13次滿月,落在農曆15日者5次,16日者6次,17日者2次。

雖然這個中秋的「皎皎白玉盤」少了點月圓人圓的感覺,但不圓的月亮其實也有好處。以望遠鏡觀察月亮表面地形時,月亮東邊邊緣(傍晚面對東方觀看時的月亮左下方),受太陽光斜射的影響,月表的山谷地形將顯得更立體而壯觀。

天文教育館長邱國光表示,除了月亮之外,剛在中秋前一日到達「衝」的位置的木星,也是個不錯的觀賞目標。中秋夜,木星就位在月亮左下方。欣賞月亮之餘,別忘了也瞧一眼這個太陽系的大胖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