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爭訟案件頻傳,甚至有民眾變成「稅奴」!人權律師林天財在今(21)日的「新頭殼newtalk.tw」網路節目中表示,「稅務機關行政權過大、任意曲解所得性質」是民眾深覺的最大問題。

「開放編輯室」節目在今天中午邀集了全國會計師聯合公會理事長羅淑蕾立委、太極門稅務案代表人蔡富強律師、中華人權協會賦稅人權委員會主委林天財,一同跟網友在線上談論「稅賦人權」。關心稅務問題的朋友,千萬別忘了上「新頭殼」點閱觀賞本節目。

林天財表示,中華人權協會賦稅人權委員會日前舉辦賦稅人權大調查網路票選活動,獲得廣大民眾迴響,從8月7日至到31日總票數高達44萬票,足見各界重視程度。調查結果顯示,「稅務機關行政權過大、任意曲解所得性質」得票超過9萬票,高居第一名。而民眾認為最需要改進的賦稅問題第二名,則是「訴願、行政救濟制度形同虛設」,賦稅問題第三名到第五名,分別是「法官不熟悉稅法、行政法院如同敗訴法院」、「台灣稅務員沒有退場機制」,以及「國稅局開單不必舉證」等。

羅淑蕾則是在節目中向網友舉了數件無辜變成「稅奴」的案例,她認為,行政機關傲慢,對人民所遇到的問題無法感同身受,使得許多受稅賦問題困擾的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她特別提出呼籲,民眾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縱使只是股東,假設公司倒了,對公司的負債負的是「有限責任」,但是對於公司欠稅是要負起「無限責任」的,不管欠多少都要被追討;因此她提醒民眾,一定要關心自己所投資的公司財務狀況。

談到稅務爭訟案件最著名的案子「太極門」案,為其進行辯護的律師蔡富強表示,國稅局堅持太極門從81至85年共6個年度,涉及團購行為屬營業行為,在查不到任何資金往來可以佐證營業行為下,竟以廠商出貨價作為進貨價,同時推定為營業行為,然而礙於稅法規定,推定試算的補稅金額不可懲罰,只好認同銷貨與進貨價相同,推定逃漏營業稅額,但又在事後以國稅局認定的利潤率,自行試算營所稅,根本邏輯不通,因為既然銷貨與進貨價同,哪來利潤所得、營所稅?

談到此案發展至今,蔡富強說,本案有關逃漏稅部分,已經刑事判決確定,無罪無稅,國稅局卻違反法院判決確定之既判例,引用廢棄判例曲解法令,持續不斷對太極門違法發單課稅,且一拖迄今已13餘年,令人民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