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也BOT、海也BOT、連老人院廣慈也要BOT, 有些人歡迎BOT的規劃,可能是因為會有財團進駐後,當地房價開始上揚,可以賣個好價錢,但綠黨召集人潘翰聲強調,「綠地前面的房地產,才是真正的寶石。」

位在台北市信義區黃金地段的廣慈博愛院過去是市政府為照顧老人、殘障人士與孤兒所開設,收容人數最多曾到2,000多名,該院在市政府規劃的BOT下,最後的一批老人們也於97年1月遷移轉置完畢。目前政府規劃把社福用地變更為商業用地,剩下來1/4的公園做滯洪池、地下停車場、廣場、象山串聯天橋及眾多庭園景觀、地下停車場出口的設置等,但原來基地的樹木都長了五十年,必須遭到斷根移植的命運。

「房子舊了就要更新,政府沒有錢就把責任丟出來,只出地不出錢的政府」潘翰聲在newtalk「幸福加油站-都市改革派」表示,經濟學第一課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政府一直把他的責任丟出來,說自己沒有錢,但真的沒有錢嗎,花博一花就百億,如果可以拿20億來做廣慈博愛院的更新,就很好用了。廣慈BOT商業的比重就佔了6成,社福的部份只做了3、4成,和大巨蛋BOT案根本一樣。

他表示,在都市計劃的時候,原本廣慈博愛院是社福用地,但把廣慈變成了「特定區」,而特定區就是什麼都能做。位在市中心的公共設施,就這樣變成財團使用,這是商業利益的包裝紙。

環評是幫社會大眾分辨開發後會不會對環境造成不當影響,環評應該是在所有行為之前,但廣慈在尚未環評之前,建商就將廣慈所有的房子皆拆除、近千顆的樹也挖掉,潘翰聲「先破壞再環評的舉動,會造成環境的嚴重影響。」

潘翰聲認為,有些人歡迎BOT的規劃,原因可能是會有財團進駐後,當地房價開始上揚,但他強調,「綠地前面的房地產,才是真正的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