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哺育民眾無數,民眾卻不關心土地的健康。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洪輝祥今日在「美麗新視界」節目上表示,從事友善環境的農業生產,可達到土地、農民與消費者三贏的局面。

什麼是友善環境的農業生產?洪輝祥形容這是一個捨棄農藥、除草劑、荷爾蒙的生產方式。洪輝祥說,台灣農民為了農作物好看、便宜及甜美,大量施撒農藥及肥料,造成土地大量酸化,讓台灣農地有75%都不健康。

但為了讓記憶中健康的土地復甦,洪輝祥積極在屏東推展友善農業。洪輝祥說屏東環盟與地方小農簽約合作,農作物每季送交毒物檢驗所檢驗農藥殘量;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行銷宣傳的方式,讓消費者認識友善農業對環境,與消費者身體健康帶來的好處。

以木瓜為例,洪輝祥說這是一種相當難以阻絕病蟲害的作物,為了「養土」,農家在3年內無法種植其他農作物、沒有收入,不過經過這樣細心呵護,成功讓土壤恢復了健康,維持多樣的菌種,一棵樹年產量達到100斤。

洪輝祥說,守護土地最直接的小農,如果不能保護生物棲地,不願改變生產方式,那麼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一般民眾。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執行長顏美娟表示,消費者如果能投友善環境的小農一票,選擇購買這些農民種植的作物,就能鼓舞他們影響其他農家,放棄肥料、農藥等人工化學用品。如同為自己買一張保險,老年不會滿身病。

對於農地大量休耕,河川地卻被盜用的狀況,洪輝祥感到相當憂心。他說,河川地是種植西瓜優良的區域,不過每當產期結束,配合西瓜種植的塑膠布就會被原地丟棄,雨季來臨時全數沖刷至海域,造成墾丁海域珊瑚礁的死亡。洪輝祥估計,每年約有120公里長的塑膠布流放到海面,在洋流帶動下,拍打脆弱的珊瑚礁。

同時,土地的不當開發,暴雨一來沖刷土壤,造成表土裸露,河沙沈降在珊瑚礁生長的海面,也是加速珊瑚礁死亡的原因。洪輝祥說,表面上一顆沙覆蓋在珊瑚礁上,其實已經蓋掉多個珊瑚礁細胞,讓它們無法繼續生存。

改變生產方式看似困難,但洪輝祥說好的農作方式,可以守護土地與人們的健康。(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