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來源: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

新頭殼 newtalk 2010.01.12 顧美芬/台北報導

台灣西部沿海的保育類中華白海豚(俗稱「媽祖魚」),從2002年統計的200隻,銳減為至今不到百隻。「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成員陳秉亨分析,人類不當行為、噪音、污染是最大的殺手。他呼籲民眾加入生態觀察行列,一起為搶救中華白海豚儘一份心力。

為了搶救瀕臨減絕的中華白海豚,「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今赴行政院抗議陳情,要求漁業署以「試驗研究」名義,開放42艘漁船在近海進行雙拖網漁撈,將使中華白海豚加速滅絕。

陳秉亨今(12)日在newtalk《開放編輯室》單元中指出,由於雙拖網是一個速度極快,網目極細,超過一元硬幣大小生物,許多來不及長的小魚小蝦,都逃不過雙拖網的捕撈,它將成為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最大殺手。

陳秉亨指出,台灣沿海自從實施雙拖網後,淺海定置網漁民,漁獲量損失高達6成。如果政府再不正視,不到2年,台灣再也看不到中華白海豚,甚至有更多的海洋生態因此而滅絕。

除此之外,又如不當的重大開發案、填海造地、廢水排放、甚至於施工噪音污染、軍方的聲納干擾,嚴重者可能造成上百隻海豚聽力受損,集體擱淺。

中華白海豚主要集中在苗栗到嘉義的淺水河口海域活動,又稱「媽祖魚」。陳秉亨解釋,這名稱的由來,主要是因為,每年3月媽祖生日的時候,中華白海豚經常出現在淺水海域活動,所以又稱「媽祖魚」。有趣的是,為了推廣外界對中華白海豚的重視,每逢媽祖遶境時,「媽祖魚」的車隊也穿插在其中,許多民眾搞不清楚,看到「媽祖」二字就跪下來膜拜。

「其實牠們是很有智慧的動物。」談起與中華白海豚的邂逅,陳秉亨說,與中華白海豚不期而遇,當牠們靠近漁船時,還可以聽到牠們的呼吸聲。其實一般民眾在岸邊就參與中華白海豚的生態監測,不一定非要出海才可以進行。

他也建議,只要在風平浪靜視線佳的情況下,民眾還是可以有機會在岸邊看到中華白海豚出沒,只要記錄下時間,地點,幾隻白豚,或是進行什麼活動,即使甚至什麼都沒看到,也可記錄下來,Email到「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網站http://twsousa.blogspot.com/即可。(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