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針對第四次江陳會簽署協議召開記者會,並請四位學者專家發表意見。以下是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許忠信對四次江陳會四項議題及協議之看法 :

1.租稅協議喊停凸顯馬政府之黑箱作業:兩岸租稅協議臨時喊停,顯現馬政府在兩岸協議簽訂過程中黑箱作業,完全沒有和社會溝通,受到外界批評、台商反彈後才不得不喊卡。台商在租稅問題上,受到中國的百般刁難,租稅協議一簽訂,台商極可能被認定逃漏稅,除需要補稅外,還有刑事責任。而中國不願意「不溯及既往」,則是因為違反WTO的規定。

2.農產品檢疫檢驗協議是為中國農產品輸台做準備:台灣有600多項農產品均訂有檢驗標準,中國卻只有100多項,標準較低,想不出有何理由要和中國簽訂農產品檢疫檢驗協議。ECFA簽訂後,必須送WTO審查,目前未開放之831項中國農產品就必須開放。由於中國的農產品不符合台灣的檢驗標準,先制訂兩岸共同標準,未來831項中國農產品即可進口到台灣。中國規定除100多項農產品外不能有農藥殘留,是違反WTO規定,屬於非關稅貿易障礙,農委會不去積極爭取,卻和中國簽訂協議,降低檢驗標準,分明是為了ECFA簽訂後,方便中國農產品進口到台灣。

3.中國漁工上岸影響台灣人民工作權:漁工也是勞工,所以開放漁工也是開放陸勞。岸置所是經常性的,而漁業勞務之定義似乎是只要和漁業有關即可,因此漁產品加工、裝罐、銷售都是中國漁工可工作之範圍,商家均可委託中國漁工,如此台灣勞工之工作權就會受損。

4.兩岸認證制度矮化主權:在兩岸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協議上,加強兩岸商品驗證認證標準和程序,共同促成兩岸新領域驗證認證制度的建立,並推動驗證認證結果的互信,在政治上,依據WTO的規範,台灣將具體被迫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5.兩岸標準將使台灣更依賴中國:馬政府宣稱簽訂兩岸標準,是提升台商在中國市場上的優勢,以排除美日競爭,這就違反WTO之規定。制訂兩岸共同標準後,不但MIT之國際形象將受到衝擊,並且,雖可能有利台商拓展中國市場,但輸往美日產品可能減少,台灣也將更加依賴中國市場。

6.未處理利益迴避之問題:在認證機構上,兩岸標準計量的檢驗認證機制為何,沒有明確表明,而參與協議決策的相關人事是否利益迴避,且簽署過程中是否有圖利中、台雙方特定認證團體?都是黑箱作業的具體事實,應充份展露讓所有國人監督。

(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