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陳思穎、黃翊琪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陳思穎、黃翊琪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施又熙新書專訪 走過絕境的母女對白

    新聞 施又熙新書專訪 走過絕境的母女對白

    2014.08.24 | 23:48

    「我要向女兒示範一件事,『我們都會犯錯,但我們可以適時修正』,而不是讓錯誤永無止盡地蔓延下去。」台灣最知名政治受難者的第二代施又熙(原名施珮君),生於白色恐怖家庭,歷經失婚、破產、憂鬱症、牢獄之災,又在多舛的處境中,遭父親施明德宣布脫離父女關係,一夕間成為私生女。原生家庭的矛盾,使她深陷身份認同的衝突,而女兒王芃的出生,讓她目睹家庭輪迴,也同時睜開另一雙眼,看見下一代的改變。「母親」的角色重新賦予施又熙勇氣,得以在絕境中創造未來希望。 施又熙今年8月首度以新名出版新書《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書中插畫出自女兒王芃之手。16歲的芃芃,患有先天心臟病,國二時又診斷出顳葉癲癇,隨母親流離失所,但彼此相依相持、走過動盪的童年。施又熙表示,這本書是寫給所有「陷於絕境裡的親子關係」,原先她不懂「為什麼這麼衰的生命歷程會有人要我寫書」,但出版社告訴她:「妳們歷經這麼多事,妳和女兒都可以這麼好,這應該可以鼓勵很多人。」這句話敲中了施又熙的內心。 自小生活在缺憾的家庭中,施又熙與姊姊由母親陳麗珠獨自撫養長大,因父親的身份,小學五年級曾被叫上司令台,公開批評其父親是江洋大盜,飽受原生家庭的苦難。因此,與一個單純的人結婚、共組小家庭成為她畢生的夢想,但6年缺乏心靈交流的婚姻,讓她意識到原生家庭的影響,發現自己正經歷輪迴,女兒出生後,她毅然決然選擇離婚這條路。 過去,她不斷壓抑、扭曲自己的情緒,不讓父母知道自己因父親而遭遇什麼事,「但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一樣,如果我和小孩做餅乾,童年記憶就會有這種香味。」透過芃芃,她漸漸意識到,以前原生家庭沒有的,也應該試著創造,像是與芃芃一起做點心,即可能成為她與下一代新的小傳統。 2005年,施又熙以《月蝕》一部半自傳小說,描寫革命家與家人間的關係,致使父親斷絕與其所有往來,開啟她長達6年的憂鬱症療程。精神科醫生多次告訴她:「他是妳爸爸,但他不是妳父親。」3年後她才明白,她所渴望的父親是,「穩若泰山、支撐這個家,永遠不會背棄你的人」,但她卻被推開了。 她認為,女性早期與父親的關係,對未來與異性相處有關鍵性影響。施又熙承認,自己的愛情難以善終,與父親有關。同樣的,芃芃也面臨相似的情況,因此,她會適時向芃芃機會教育,努力避免家庭的輪迴命運。成長於單親家庭的芃芃,個性向來較沉穩、獨立,在母親面臨憂鬱症、坐牢時,她只是個小學生,「每次看完醫生,我眼睛都紅紅的,芃芃會察言觀色,只問我餓不餓、有沒有吃飯。」 國二時診斷出罹患顳葉癲癇,擔心芃芃失去信心,於是母女倆在西門紅樓展開為期1年的擺攤生活,施又熙縫製包包、芃芃手繪插畫,假日兩天最高銷售達20多件手繪T恤。「她還會幫同學畫畫,分尺寸大小還有價目表(笑),最貴價格不到100元,我覺得她很厲害,沒有人教就會。」女兒在金錢方面懂得節制、儲蓄,施又熙心情卻五味雜陳,「一方面很欣慰,但也很心疼,別人還在享受童年,她卻過得很辛苦。」 談起憂鬱症,施又熙說,現在能正面看待自己的情緒,過去面對父母的問題,總是替他們找理由,以不回應作回應,外界以為她很冷靜,但其實是扭曲、壓抑的,「現在我知道不舒服,就讓自己接受不舒服,看要不舒服幾天,承認自己就是個普通人,抒發情緒後,第二天起床就好多了。」 施又熙以此書觀照自己和他人,體認到自己的成長歷程可能成為別人的助力,如今,除了專職寫作,也教授書寫療癒課程,看見更多家庭問題。這本母女版的《不能沒有你》以母女的圖文對話,呈現原生家庭的錯綜關係,為所有陷於絕境的親子間,注入幸福的期待。
  • 核電警報器7成失靈 周倪安:千萬人命不保

    新聞 核電警報器7成失靈 周倪安:千萬人命不保

    2014.08.15 | 15:14

    台聯黨籍立委周倪安及環團今(15)日針對「台電核安第20號演習」警報器7成故障召開記者會。台電4月才建制完成的警報系統,預警警報系統全區36個警報器,僅有11個發送成功,其餘25個皆無法正常運作。周倪安質疑,檢討報告中竟寫警報系統沒完全響,「不致影響通知民眾的示警目的」,台電連安全都無法給予人民。民團也表示,台電大而不當,應該切割3到5家,核1、核2、核3不得延役,並應該立即停止使用。 7/29台電舉行核安第20號演練,演習規劃由台電公司負責手機簡訊、家用市話及新建制的預警警報系統。周倪安質疑此次核安演習有諸多疑點,4月才建制完成的警報系統,預警警報系統全區36個警報器,其中卻有25個無法正常運作。寄送手機簡訊,只有中華電信有95.5℅的成功率,其他家電信公司都沒有顯示發送數量,僅顯示簡訊的成功接收數量;而市話接聽率只有5、6成,「請問一旦發生核災,人民要根據什麼資訊來逃離?」 周倪安批評,台電大而不當,管理失能,難道全民的生命就要賠上嗎?報告書的最後還提到,警報系統沒完全響,「不致影響通知民眾的示警目的」,也就是說,雖然警示系統僅有3成的成功率,但台電還是相信民眾可以透過其他管道知道需要逃難,台電花上千萬做這個系統,現在連安全都沒辦法給人民,這樣的公司應該要關門。 非核家庭大聯盟執行長李卓翰表示,台電可能會回答「就是要找出問題,才需要演習,演習發生問題是很正常的」,但其實台電管理文化失當,才會造成台灣民眾對核能100℅不信任。李卓翰又說,高雄發生嚴重的氣爆事件,但和核爆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他轉述環保聯盟徐光蓉老師的話,如果核2發生問題,2個小時內,輻射層就可能籠罩整個台北市,這2小時內有多少緊急事變需要第一時間儘快疏散,沒想到通報系統居然故障。 過去參與建造核1、核2廠的台電退休工程人員李桂林怒斥,「台電、原能會、核能所是蛇鼠一窩、一丘之貉,我們第一線的人都皮皮挫,他們都不當一回事。」連帶批評台灣大眾運輸工具頻頻出包,高鐵變低鐵、台鐵成廢鐵,百姓都是在靠運氣。李桂林認為,台電目前的狀況是「大到不能倒,大到沒有辦法管理,大到不應該存在,應該要讓他破產,切割成3到5家,才是台灣的希望,才有辦法讓它改變。」 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召集人林瑞珠,去年召集了4、50位志工進行輻射調查,發現台北市環境的輻射偏高,以大安森林公園為例,去年和今年的測值都超過0.3,「以原能會即時監測的普遍數值都僅0.05左右,已經高出5至6倍,但原能會也不以為意,這真的太恐怖了」。她表示,核安岌岌可危之際,核安的警報卻失靈,「是不是台電和原能會的瞞天大謊之一?隱匿真相、造成不可收拾的危害」。 台灣環保聯盟主任陳冠儒也質疑,「核2廠從1981年到現在已經30年了,機組老舊的問題不說,警報系統4月底建制完成,7月演習竟然失靈,台電當然要負責,新北市政府難道不用為在境內的核安演習警報失靈負責嗎?」
  • 莫拉克災後重建 民團籲別等災難才重視社區

    新聞 莫拉克災後重建 民團籲別等災難才重視社區

    2014.08.14 | 15:34

    莫拉克風災2009年8月8日重創南台灣,衛生福利部為因應重建區居民需求,去年開始推動「莫拉克重建區社區培力永續發展計畫」,並於今(14)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成果發表會,邀請南投縣、嘉義縣等27處社區培力據點成員共同參與。不過,高雄六龜重建關懷協會督導陳昭宏也於會中表示,平時就應重視社區工作,別等災難發生了才發現沒人懂得運用,導致無法支援重建工作。 衛福部今天舉辦莫拉克重建發表會,開場由受災地區居民組成的「不老青春迎風少年」太鼓團,帶來氣勢磅礡的演出;而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在風災期間慘遭惡水滅里,生還居民共組「日光小林大滿舞團」來到會場,站上舞台演出「取水」,從歌舞中展現堅毅生命力,誓要持續努力、重建記憶中的家園。 針對重建計畫,衛生福利部指出,「莫拉克重建區社區培力永續發展計畫」運用莫拉克重建特別預算的結餘款8000萬元辦理,自去年1月1日起至今年8月29日止,結合中央、地方和民間非營利組織,共同協助重建區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強化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意願和能力,整體服務人次達20餘萬,參與服務人次達72000人。 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司長李美珍表示,5年前莫拉克災害重創中南部地區,在重建的過程中,有27個生活重建中心,透過這樣的機制,希望在生活、心理、就業上提供幫助,「但階段性任務完成後,2013年時大家覺得移到永久屋還是需要陪伴,所以建立『莫拉克重建區社區培力永續發展』,希望讓各社區發覺在地組織,並活絡起來。」 不過,高雄六龜重建關懷協會督導陳昭宏也在會中沉重表示,「必須提醒大家,我昨天要到桃源區,還上不去,5年了」。陳昭宏說,曾有人捐很多公園椅給永久屋基地,但他不了解捐公園椅到當時的永久屋基地有何用處,「社工還很費力的花時間去處理那些公園椅」。他呼籲,別等災難發生了才重視社區工作,否則大量資源進入社區,卻沒有人懂得執行、運用,反而無法支持社區重建工作。 另外,陳昭宏也提到,今年是莫拉克第5年了,但他還是會聽到「希望山上的朋友要秉持著中原文化、黃河流域的文化,山上的朋友要下山來」的觀念,他感到非常訝異。他指出,昨天還在山上看到族人冒生命危險砍竹筍去賣,「誰會好好的生活不過,冒著生命危險去做?」陳昭宏強調,在原住民的價值觀、世界觀裡,並沒有中原文化,也沒有黃河文化。
  • 信義A25地上權案 北市富邦簽約

    新聞 信義A25地上權案 北市富邦簽約

    2014.08.13 | 13:21

    台北市政府與富邦人壽今(13)日上午舉行「台北市信義區信義段三小段6地號(A25)市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案」簽約典禮,由台北市市長郝龍斌與富邦金控副董事長蔡明興代表雙方簽約。本次簽約信義區A25是富邦人壽繼2008、2009年後,第3度於信義計畫區投資。蔡明興認為,投資精華地段地上權,可提供穩定租金回報,也是富邦人壽以投資行動表達對市政建設的支持。 簽約儀式上,郝龍斌表示,此案由富邦金控旗下的富邦人壽以權利金總價172.88億元得標,取得50年地上權,此案的土地面積18,022平方公尺,坐落於松高路、松勇路東北側。郝龍斌提到,本案將興建「複合式辦公大樓」,包含開發購物中心、企業總部辦公大樓、國際觀光旅館,以及餐飲服務業複合型使用。 郝龍斌說,這次的開發案,總計引進了投資總金額(含權利金)近2000億元,對市府來說,財務可節省許多開資,對市政府財政也有明顯改善。郝龍斌表明,可創造市府、民間企業、市民的「三贏」,自開發到營運,粗估可創造7,000個以上的就業機會。 除本案之外,郝龍斌也提到,台北市部分公共建設,富邦也協助完成,包括設44席大客車停車案,解決信義區大客車停車不足的問題,另外也辦理自來水加壓站、瓦斯整壓站遷移與地下化,都是台北市進行土地活化的過程中,利用民間的力量來改善公共設施。 蔡明興表示,目前已委任4名國內外知名建築師,計畫打造為台北市指標性建築,預計2020年前完工。蔡明興認為,投資精華地段的地上權,可以提供穩定的租金回報,有利於富邦人壽的長期發展。 
另外,媒體問及蔡明興今年的房地產情勢,他表示,今年現在比較冷一點,由於政策的因素,台灣目前整體的景氣,「保3%」是沒有問題,今年成長應該比近年好。
至於股市預期,蔡明興表示看好,今年因為產業復甦,股市上漲反應基本面的變化,「像電子產業,正好很多軟硬體的更新,對台灣這種偏重電子業的國家來講,幫助很大。」
  • 茄萣開路擾黑面琵鷺 環團:環評瑕疵


    新聞 茄萣開路擾黑面琵鷺 環團:環評瑕疵


    2014.07.31 | 18:44

    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邱文彥和各界環保團體於今(31)日下午召開記者會,為高雄市的茄萣濕地請命。高雄市政府規劃在茄萣濕地開發1-4號道路,恐致使棲地遭破壞,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李建安認為,若是將水域切開,產生能量將無法支持黑面琵鷺的生存,呼籲茄萣道路需考慮替代方案;現場環團也指控高雄市府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有瑕疵,不符合環境現況,真實性待查。 茄萣濕地被評為地方級國家重要濕地,近年來黑面琵鷺來此地渡冬的數量逐年成長,自2011年的45隻,至2014年增加到212隻,夜棲族群超過50隻,但茄萣地區於1980年代劃設為興達港特定區,並開闢1-1、106道路,造成渡冬鳥類自2萬隻降至1萬隻,現計劃開闢1-4號道路,將導致棲地零碎化、破碎化。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王筱雯進一步以簡報指出,台南七股自1997年開始棲地保育,以替代性綠色經濟方案發展文化生態旅遊,茄萣濕地受到SAVE International、國際鳥盟、日本黑面琵鷺保育聯盟3個國際保育團體認定,具有IBA(國際重要鳥類棲地)和Ramsar Site(聯合國拉姆薩濕地)的重要地位,因而呼籲台灣政府正視保育工作。 王筱雯說明,黑面琵鷺警戒距離約在400米到700米,發展1-4號道路會侵害黑面琵鷺,造成牠的干擾與壓力,將影響其夜棲,然而1-4號道路僅有947公尺,縮短的交通時間約90秒,因而呼籲另行替代道路。李建安也說到,濕地一旦切開,產能就會降低,若是將水域切開,產生能量將無法支持黑面琵鷺的生存,因此呼籲茄萣道路需考慮替代方案。 針對高雄市政府的環境評估報告,現場學者和環團皆表達不滿,台灣濕地保護聯盟高雄辦公室主任謝宜臻表示,今年7月之前的環評書,只有1頁輕描淡寫提到黑面琵鷺,直到7月才臨時插入黑面琵鷺的調查,並承認茄萣濕地是黑面琵鷺的夜棲點。同時,在調查數字上也有偏低的情況,環評計算夜棲黑面琵鷺僅5隻、最多10幾隻,「我們隨便拍的照片中,就有50隻在夜棲,環評報告書跟實際的生態現象有很大的差距。」 王筱雯補充說道,儘管最新環評版本中證實是夜棲地,但是在最後總分的權重上,並沒有任何的調整,原本的方案就是最佳方案,這是「實質上的瑕疵」。 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認為,環評大會沒有鳥類專家在現場,批環評有既定立場,是以1-4主方案開發為前提,其他的替代方案都只是裝飾用的,市政府對於環團的質疑是「實問虛答」。謝宜臻透露,環評委員會所討論的共識,與闡述的文字有差距,真實性待查。 據此,邱文彥盼明日行政院永續會的審查能提出建議,讓高雄市政府修改,並主張修訂《環評法》,他認為,開發單位自己去做環評報告,是很奇怪的狀況,應透過第三者才會比較公正、嚴謹,不是只有兩者間的關係。
  • 黃昆輝批假國教 新教長應成立危機處理小組

    新聞 黃昆輝批假國教 新教長應成立危機處理小組

    2014.07.31 | 13:38

    台聯黨主席黃昆輝今(31)日在黨部召開記者會,重批12年國教未達「免學費」、「免試」目標,也沒有增加入學機會,是總統馬英九為了拼「蔣公9年國教,馬公12年國教」的歷史定位,所推行急就章的「假國教」。教育出身的黃昆輝建議,應優先強化技職教育,並將國教向下延伸1年,真正落實免試、免學費的目標。 黃昆輝曾於7/14前教育部長蔣偉寧請辭時,批評「不誠實的人做的政策必定也是虛偽的」,呼籲立即停止12年國教。他今天表示,明(8/1)日12年國教的法源《高級中等教育法》將全面實施生效,因此,特別選在今天,再次提出質疑和建議。 黃昆輝舉例,英國曾為延長基本教育1年,規劃了10年才正式上路。他批評,去年7月才通過的《高級中等教育法》,其中有關入學部分的條文第34~41條已經實施,其他如教職員任用及考核、課程及學習評量等部分則是明天才實施,根本是急就章、倉卒行事,對國家根基傷害大,只為了實現馬英九的政見和文旦文告。 黃昆輝提出3項具體建議,首先,應先著手強化技職教育,由高職先全面免試、免學雜費,國三開始實施分流政策,輔導學生進行生涯諮詢,鼓勵不適合大學教育者進入技職學校適性發展。 再者,政府每年應花70億,將國教向下延伸1年,讓弱勢家庭孩子不會輸在起跑點,減輕年輕父母經濟壓力,並解決部分流浪教師的問題,在少子化的現況,運用小學閒置教室,可說是一舉三得。 最後,黃昆輝認為,逐年提升免試的比例,在過去的入學制度中,推甄、完全中學直升等各種免試升學比例已達50℅-60℅,應持續推動、逐年增加免試比例,最後達完全免試。 對於現存產學落差的問題,黃昆輝觀察到,日前台電招考基層人員,需要爬電線桿、線路維護等,高中職畢業就可報考,卻吸引11名博士、2100多名碩士、12000名學士報考,「我們實在對不起我們的青年人」;黃以數據說明,目前25-29歲的學歷結構有57℅是學、碩士,他們會想做白領、管理階層,但企業界僅有20℅的管理階層,可見社會人力需求與教育脫節。 黃昆輝嚴正呼籲,教育部應該要成立「12年國教危機處理小組」,跨部會啟動檢討列車,提出檢查報告;也認為馬英九應該針對教育政策失當向國人道歉。
  • 校長假遴選真官派 全教總點名苗栗、金門

    新聞 校長假遴選真官派 全教總點名苗栗、金門

    2014.07.30 | 17:18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於今(30)日早上召開記者會,直接點名苗栗縣和金門縣的國中小校長遴選,竟是由遴選委員會選出2到3名人選後,再交由縣長圈選,完全違反遴選的精神。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校長遴選制度已屆15年,整理全台22縣市資料,才發現許多縣市的校長遴選制度失當,因此呼籲教育部國教署應修正《國民教育法》中的遴選制度。 張旭政表示,校長由官派轉變成遴選制度,其目的就是基於教育中立的精神,避免校長成為遂行政治目的工具。他也提到,國民教育法由1999年2月5日修訂完成,為校長遴選之法源,遴選委員會由縣市政府舉辦,藉此避免關說、賄賂、走後門等不法情事。而《國教法》第9條明定,「縣(市)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由縣(市)政府組織遴選委員會就公開甄選、儲訓之合格人員、任期屆滿或連任任期已達二分之一以上之現職校長或曾任校長人員中遴選後聘任之。」 但張旭政說,檢視全台22縣市的校長遴選制度後,發現因《國教法》的缺失,反而使縣市政府有空間,將「看不見的黑手」伸入教育界。 金門縣議員陳滄江表示,他曾接獲民間陳情,「在委員會中排名第一的候用校長,但卻未被選任,好幾任縣長都有這樣的狀況」。而全教總同樣也在苗栗縣發現,國中小校長遴選,竟是由遴選委員會選出2到3名人選後,再交由「縣長圈選」。 金門縣教育處自行通過的國中小學校長遴選第3要點,和苗栗縣縣立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自治條例中第2條皆訂定,「縣立國中小學校長遴選委員會,負責遴選本縣縣立國民中小學校長人選,報請縣長聘任之。」全教總會副秘書長羅德水嚴正質疑,「這是暗示候用校長都要去請託、關說嗎?」 而其他縣市雖未有縣長圈選校長的弊病,但仍存在許多「潛規則」。張旭政說,「候用校長」錄取率是由縣市政府教育局根據每年出缺校長名額所定,他認為,候用校長名額一定要在出缺校長的3到6倍,但實際只有比出缺校長多一點而已,故造成論班排輩、同額遴選的情形嚴重。 再者,為確保遴選委員會秉持教育中立的價值,縣市政府舉辦之遴選委員會應由專家學者、行政機關、教師、家長、社會公正人士代表等共同出席。但張旭政發現,「教師代表」經常不是由教師工會指派,而是縣市政府逕自指定人選,其代表性值得商榷。 最後,羅德水呼籲,今年是《國教法》實行第15年,教育部國教署應負起監督之責,全盤檢視各縣市的情況,並希望苗栗縣和金門縣政府儘快修正,回歸校長遴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