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謝宗穎、陳芛薇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謝宗穎、陳芛薇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北市開放管線查詢 專業資訊民眾理解不易


    新聞 北市開放管線查詢 專業資訊民眾理解不易


    2014.08.05 | 20:32

    鑒於高雄地下管線氣爆事件,台北市政府於近日進行瓦斯管線的全面清查。為讓台北市民了解北市公共管線鋪設情形,北市府於今(5)日舉辦「台北市道路挖掘管理系統」查詢說明記者會,現場示範如何查詢管線圖,讓民眾可以隨時查詢。但民眾是否會有看不懂系統資訊的疑慮?北市府則回應,此系統本來即為工程用途,並非「教育訓練用」。 產業發展局局長黃啟瑞表示,台北市1996年便已設置「台北市道路挖掘管理系統」,民眾只要上網註冊,再輸入欲查詢之道路名稱,便可得知該區域的電力、電信、自來水、雨水、汙水、瓦斯、水利和輸油8大管線位置。黃啟瑞直說,北市道路下方並沒有埋設工業或化工業管線。新建工程處主任秘書林昆虎也指出,「台北市沒有工業區,就不會有那種石化管路。」 媒體提及,有民眾反應,系統上資訊有如天然氣低高中壓等專業資訊,大眾不易理解,是否考慮請專家詮釋資料數據。官員回應,「台北市道路挖掘管理系統」原是作工程用途,讓施工單位挖掘道路、管線維修用,或是民眾興建房屋的時候作為參考,並「不是要做教育訓練用」,但他也隨即緩頰,補上「要做這個功能的話,我們會在後續再做評估」。 產發局說,瓦斯公司也有24小時監控瓦斯流量壓力的機制,若有漏氣情形,壓力一下降,流量便會有異常狀況,因此能馬上得知、處理。台北市產發局公共事業科長章宗慶於會後強調,「我們會去督導、抽測瓦斯公司,因為管線維護是它的責任」。 產發局說明,北市參考大阪和東京,將整個北市依1區1萬8千戶,劃分為32區塊,若有某區塊發生異常情況,系統可以做即時處理,且瓦斯公司在重要節點皆有裝置,可以馬上遙控關閉該區管線,讓影響降到最小。此外,因瓦斯有添加臭氣,若瓦斯洩漏,民眾也可立即察覺並通報。 章宗慶會後受訪時表示,北市的安全維護滴水不露,像是北市通報系統很流暢,若民眾察覺有異,只要撥打市民專線1999,就可以馬上通報。對於外界質疑此次高雄氣爆事件中,民眾抱怨高雄市民專線不順暢,北市府是否仍建議民眾藉市民專線通報的疑問,章宗慶再次信誓旦旦地說,「這部分非常暢通,因為台北市大家的安全意識很高。」若市民專線接到通報,會立即將訊息轉給消防單位和瓦斯公司等相關單位。 至於市府多久抽查一次?章宗慶強調,抽查主要分成每個月每家瓦斯公司以書面回報的自主審查,和每年的大型聯合檢查,透過專家檢查瓦斯供應源頭到用戶端,是否合乎標準。事後新頭殼記者電訪時,產發局專員許淑品補充,產發局每週都會派人員,檢查瓦斯公司是否確實執行當週的管線維修計畫。 針對本月1日開始的瓦斯管線全面清查結果,黃啟瑞表示,至今已清查9個儲氣槽、53個減壓站,中高壓線路已清查127.1公里,目前檢查結果皆安全,預計本月8日即可完成所有清查進度。章宗慶補充,清查結束後會再請專家針對瓦斯公司,進行一次聯合檢查,為安全把關,讓瓦斯公司能如期進行維護和汰換等作業。 若有單位未經市府核准即擅自開挖,章宗慶表示,新建工程處將會開罰該單位6萬元罰金。
  • 減少國人齲齒率 加氟食鹽最快明年上市

    新聞 減少國人齲齒率 加氟食鹽最快明年上市

    2014.08.05 | 15:00

    台灣國人齲齒問題嚴重,12歲學童平均齲齒數達2.5顆,高於世界平均1.67顆。世界牙醫聯盟(FDI)會長黃殿春受中華牙醫學會邀請昨(4)天訪台,針對台灣的口腔衛生政策提出建議,並以瑞士、香港的經驗為例,指出台灣可開放在食鹽中添加氟,以減少齲齒率。衛生福利部表示,當業者提出申請,經過食品藥物管理署審查,最快可望明年就能在超商買到加氟食鹽。 以12歲學童的齲齒率為例,目前世界的平均值為1.67,即每個12歲孩童約有1.67顆蛀牙,或因蛀牙填補或拔除的牙齒,但反觀台灣,近幾年的數值為2006年的2.58,進步到2012年的2.50,離世界平均值仍有一段距離。 黃殿春表示,約有98%的蛀牙是可被預防的,而預防蛀牙的成本遠低於治療,因此建議台灣除兒童塗氟及大臼齒窩溝封填外,可採食鹽或飲水加氟方式全面預防。 目前包含美國、加拿大、紐約、新加坡等國,皆在飲水中添加氟,黃殿春以香港和泰國作為例子指出,香港從1960年起,便在飲水中加入氟,學童齲齒率目前大幅降到0.25顆;泰國則是在學校提供兒童添加氟的牛奶,效果同樣非常顯著。 另外,黃殿春也指出,瑞士已在食鹽中添加氟,民眾可在超市中自由選擇購買有或沒有添加氟的食鹽。她也更進一步表示,在飲水或食鹽中添加氟化物,是預防孩童蛀牙最有效的方式,對於老年人常發生的牙根齲齒防治也有效。 陽明大學牙醫系副教授季麟揚也建議,若採用系統性加氟,不用擔心小朋友刷牙與否,而是讓小朋友不知不覺就將氟吃下去,「得到好處,不須刻意改變習慣」季也補充,照世界性組織標準來看,因為生活環境中沒有飲用水、食鹽加氟等系統性加氟,全台灣的小朋友都歸屬高風險族群。 黃殿春指出,在台灣這樣「民主成熟的國家」,由政府直接上對下的政策執行可能較困難,因此飲用水加氟較不可行;但開放部分添加氟的食鹽供民眾選購,是較可行的做法。 針對外界對食氟加鹽的質疑,季麟揚意味深長地表示,「凡事過猶不及」,他指出,「當口內唾液氟的濃度達到一個下限,可以得到好處;再超過,氟有它的毒性,像是骨骼和牙齒氟斑值的問題」。季麟揚建議,衛福部引進食氟加鹽時,應了解國人食用食鹽的習慣,以訂出食鹽合適的濃度。 面對加氟食鹽是否會較一般食鹽貴的疑問,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副司長張雍敏表示,據她所知,瑞士的做法是採訂定同樣價錢,讓民眾選擇,但她坦言目前政策走向還未明朗,並徵詢現場記者意見,詢問加氟食鹽須賣得比一般食鹽便宜還是貴。現場記者建議,賣得比較便宜,可當作政策誘因,張雍敏則笑說,「那要編預算了」。
  • 環團下跪陳情 憂六輕恐成高雄氣爆第二


    新聞 環團下跪陳情 憂六輕恐成高雄氣爆第二


    2014.08.04 | 17:37

    高雄上週發生傷亡慘重的石化氣爆案,環保署今(4)日審查同為石化重鎮雲林台塑的「六輕4.6、4.8、4.9擴廠環差是否應回歸六輕五期二階環評」,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等環團並於會前在環保署口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檢討高雄石化氣爆案,並質疑六輕4.7涉偽造文書,要求法院調查,且停審任何「六輕4.6、4.8、4.9、4.10」擴廠環差,拒絕六輕石化擴張。2名學者和1名當地居民更於現場陳情下跪,質問政府難道要人民「死光了,才改善政策?」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表示,六輕4.7以儲槽槽有機發揮物(VOC)每年減量165噸為依據,通過六輕4.7環評,不過環團發現其VOC減量165噸根本是騙人,不是用實際的排放量來做減量,涉嫌偽造文書。 雲林淺海養殖協會總幹事林家安則語帶哽咽地率先下跪控訴,指出六輕擴廠的用水問題至今仍未解決,為什麼還可以擴廠?且六輕研究報告中,提到二氧化硫、苯和VOC超標,台塑卻都對外宣稱那些是東北季風從中國所帶來,跟台塑本身「一點問題都沒有」。 林家安更落淚表示,自己來自雲林台西村,今年村內過世的7位居民中,5位是因癌症而過世,因此希望「國家可以嚴守把關」,要求環保署依法審查健康風險評估。 自身也患病的雲林淺海養殖協會成員吳日輝也跟著下跪說,他今年4月曾統計雲林縣台西鄉溪頂、光華、五榔,3村的癌症身故人數,統計表顯示,2012年3村死亡人口中因癌症死亡的比例為61%、50%、38%,高於全國因癌症死亡的28%。吳日輝指出,衛生署資料不同於他的統計,衛生署網站上的台西鄉患癌率並未偏高,使得台塑一直以此份資料告訴所有環評委員和社會大眾,六輕在台西並未造成特別污染。 吳日輝憤怒質問,「到底是我在說謊,還是衛生署在說謊?」呼籲衛生署能本著良知和社會職責,將問題釐清。 明道大學教授黃源河雙親罹癌,今年相繼離開人世。黃源河悲痛指稱,當年王永慶「讓空氣、地方比你家廚房還要乾淨」、「要世界一流水準」的承諾都跳票,3年前數據顯示1年1651人得癌症。他怒斥,六輕害死那麼多人,現今卻繼續擴廠,政府難不成要人民「死光了,才改善政策嗎?」 黃源河指出,根據美國NASA衛星監控系統,微粒物質會依不同季節,飄到台灣其他地區,像北至苗栗、南到高雄,「這是全台灣問題」。黃源河無奈表示,「以前太窮,我們要脫貧,宜蘭和其他縣市都不要的六輕才跑來雲林」,但以往以工業和經濟為取向的發展思維已落伍,他們現今拒毒,說到一半,黃更突然下跪表示,「我現在跟政府、社會大眾跪下來求情,請你們一定要阻止這個汙染繼續擴大」。 抗議現場約10多名環團成員,每人頭上貼著「慟」大字,多人身前更掛著印有黃絲帶圖案的黑色牌子,上面寫著「為高雄受災生命祈福」,下面則用更大字體寫著「也為雲林人祈福」,祈求同住在石化重鎮的雲林居民能免受石化之害。
  • 陳保基:日韓就是沒設示範區才產生麻煩

    新聞 陳保基:日韓就是沒設示範區才產生麻煩

    2014.08.01 | 13:22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31)出席由國發會舉辦的「示範區農業加值深度溝通會」,直接與媒體面對面討論並回覆網路媒體提問。面對自經區的利益分配問題,陳保基直說,加工業者「貢獻比較大」。媒體也質疑,許多國家都沒有設立示範區,陳保基則回應,日本、韓國就是因為沒有設立,才產生很多麻煩。 陳保基以鳳梨酥為例,指出政府推動許多配套政策的台灣稻米,年度產值為360億台幣,但僅用創意加值的鳳梨酥產值便達200-250億,強調加值型農業是將台灣既有的技術跟研究成果轉成農業價值,從一級產業轉型成以三級產業為主,創造台灣農業的國際品牌,「不是只有種稻米、鳳梨,才叫台灣農業」。 面對MIT(台灣製造)產地標的農產品是否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具有市場魅力,陳保基呼籲台灣農民不要低估自己的創意和競爭力,如台幣40元的鳳梨酥在日本賣到80元,「就是因為它有吸引力」。 而外界質疑台灣為何要加入區域經濟,陳保基解釋,台灣農產品外銷也要關稅,如先前毛豆銷日被課7%關稅,但泰國、中國毛豆銷日卻已免關稅,為了不讓台灣未來加入自由貿易協定後,因關稅下降衝擊台灣農產品海外市場,現今應開始試行農業加值。陳保基強調,這是以加值型農業先行加工未來可能受衝擊的產品,佔據農業市場,否則傳統農業將無法因應。 陳保基坦言,若台灣的原料很有競爭力,那就不須自經區;但台灣原料很貴,初期農產品根本沒有外銷的價格競爭力,只能主攻在地消費。至於進口產品則將朝加值後再全數外銷的方向。 對於外界詢問示範區設立後,政府是否會協助受衝擊農業?陳保基表示,會去了解到底是何原因受到傷害,「而不是示範區還沒做,就告訴一些人說你們會受損害」。他也多次強調,自經區農業是以進口產品後再加值、外銷為主,台灣農產品則是要地產地銷;示範區應是擴大農業往前推的力量,在地生產消費及農民輔導則為另外一塊,不應混為一談。 面對農民質疑聲浪最大的,自經區農業加值政策究竟是圖利農民還是加工業者的利益分配問題,陳保基回應,在企業管理上,利益分配取決於在價值加工過程中的貢獻度。陳保基指出,加工業者將農產品加值,使得原料的需求增大,讓農民能穩定賺得一定利益,若今天加工業者不生產加值農產品,農民便只能留在原先的銷售樣態裡;且加工業者去開創、創意、行銷等,花了很多精神,「貢獻比較大」,因此這根本不是怎麼分的問題。 面對沃草質疑,農委會是否未設想自經區可能造成的最糟狀況,陳保基主張,最糟糕狀況即是未設示範區的話,未來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時,將缺乏緩衝帶。沃草記者追問,世界許多國家都沒有設立示範區,陳保基則回應,日本、韓國就是因為沒有設立,才產生很多麻煩。 而針對在台灣加工出口的產品只要使用35%台灣原料,就可掛上MIT牌子的疑慮,陳保基說明,MIT是技術、創意加上品管,「跟多少原物料沒有關係」,他解釋,像襪子、衣服等紡織品原料都非來自台灣,但仍是MIT。「如果不要農業加值、產業整合加值,不要自由經濟示範區,我們也沒MIT產品行銷全球」。 呼叫政府記者詢問,當糧食自給率都不足時,政府卻鼓勵小農生產經濟型作物,是否顯得矛盾?陳保基回應,示範區是進口全世界的原料來作加工,並非針對國內小農原料。 沃草記者則提問,台灣農產品產量究竟是不足還是過剩,陳保基回,「過剩中的不足」,引發現場譁然,陳保基進一步解釋,當要發展大型產業,需要很多原料,這是「不足」;但若全部供給至國內消費,則「過剩」。 會末,陳保基納悶表示,「我們為什麼一直要農民對抗國外大廠?為何不跟企業去做合作?」他直言,單打獨鬥的農民無法對抗國外大廠,農民應該組織起,朝向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的方向走,若繼續維持傳統的農業形式,未來難以跟世界接軌。
  • 諷刺勞基法30年 勞團落髮抗議「諸法皆空」

    新聞 諷刺勞基法30年 勞團落髮抗議「諸法皆空」

    2014.07.31 | 00:14

    《勞動基準法》昨(30)日滿30週年,全國關廠工人連線、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等8勞團昨日下午齊聚勞動部前,發起「悲慶勞基法30年行動」,上演剃髮行動劇,諷刺《勞基法》「諸法皆空,無法可管」,並列舉8項《勞基法》條例,派勞工代表一一控訴「年資、退休金沒了」等《勞基法》未確實保障勞工事例,且提出「勞基法一體適用」、「保障舊制退休金」等6點相對應訴求;現場更多次唱起「生日不快樂」歌,傳達勞工的悲哀處境。 桃園縣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姚光祖表示,《勞基法》第6條禁止中間剝削,但現今派遣浮濫,勞工薪水、權益都沒保障,而第21條保障勞工基本工資,竟不適用於外籍家庭工,完全背離《勞基法》精神;且目前法規對非法解雇、職業災害的勞工沒有保障,「這些總總的制度問題,造就現在工時長、薪水低的勞動條件。」 中華民國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劉念雲代替職災工人發言強調,《勞基法》第13和第59條是保障職災工作權、職災補償,但「每年有多少職災勞工拿不到最基本薪資補償,導致無錢治療、整家沒有收入,或是被雇主以職災理由解雇?」而這些情況,「多得不得了」,指稱現今的《勞基法》讓勞工沒有未來。 外籍家務工Sary則為代表基本工資保障的《勞基法》第21條現身說法,1998年來台工作的她表示,她每天早上6點起床,工作到午夜12點,中間完全沒有時間休息,「我們真的很辛苦,為什麼沒有basic salary(基本薪資)?」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協會專員陳容柔補充,Sary除須照料生病的阿公外,也須照顧其他7個人的食衣住行。陳容柔也表示,《勞基法》已30歲生日,開放外籍勞工來台也屆22年,在台20萬家務類外籍勞工的薪資保障卻仍不適用勞基法,之前勞動部承諾擬定的家務勞工保障法,至今也仍遙遙無期。她大聲質問,大家都是勞工,「為什麼只有家務工沒有基本薪資保障?」 桃園產業總工會秘書林佳瑋則指出,關於非典工時規定的勞基法第84條之1,將導致特定行業的勞工過勞、工時過長的情況。雖然勞動部預計推動縮短法定工時政策,將現行的「雙週84小時」縮減為「單週40小時」,但林佳瑋強調,只要勞委會認明該行業適用勞基法第84-1條,則該行業不受工時規範,如復興空難事件發生後,人民才發現機師1天要飛6趟,「因為機師、空服和保全,都被排除在工時規範之外!」林佳瑋對此痛批,「勞動部這個法,有立等於沒立!」 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執行委員陳宥任則表示,儘管在1995年,醫療保健服務會便已研擬納入勞基法,但勞基法至今仍未納入醫師,衛福部近期甚至提出,以醫療法部分納入勞基法保障的條文,來阻擋醫師納入勞基法,而這根本是「官員故步自封、自我矮化的現象」。姚光祖則說,「(勞基法)這個蛋糕這麼爛,但他們根本沒辦法吃到」。 陳宥任更進一步指出,醫院正是派遣工最被濫用的地方,如清潔人員和看護原先都是在醫院的編制下,但醫院為增加人事成本雇用的彈性,寧願花同樣多的錢去雇用人力派遣公司的清潔人員和看護,這便是為了規避應給付這些清潔人員和看護的資遣費和退休金。陳宥任指出,勞動法規的不落實,不僅攸關勞工自身權益,有攸關全體國民的權益,因此他呼籲,勞動部應痛改前非,真正保障勞工權益。 記者會最後,3名勞團成員於現場上演剃髮行動劇,諷刺「諸法皆空,無法可管」的《勞基法》,現場更多次唱起「生日不快樂」歌,傳達勞工的悲哀處境。
  • 退休金僅2200元 華隆自救會:連棺材本都不夠

    新聞 退休金僅2200元 華隆自救會:連棺材本都不夠

    2014.07.30 | 16:50

    《勞動基準法》於今(30)日頒布屆滿30周年,華隆自救會一早便隨同民進黨籍立法委員吳宜臻、林淑芬於立法院舉行記者會,高喊「勞基法三十而慄,勞工權益在哪裡?」華隆大園廠的拍賣所得高達24.3億,被華隆積欠退休金的退休勞工,每人平均只分配到2200多元,勞工對此表達不滿,除要求修改《勞基法》第28條,擴大工資墊償範圍,也要求行政院長江宜樺以專案處理介入華隆問題,否則自救會3億多的退休金全被政府、銀行和財團吃光。勞動福祉退休司副司長陳惠蓉則承諾,將於10天內回覆自救會訴求。 吳宜臻指出,桃園地方法院在8月26日執行分配拍賣華隆大園廠的所得,一共24.3億新台幣的拍賣所得中,兆豐金控被分配到25%的債權10.5億,全球人壽則拿到40%的債權9.3億,與退休勞工同屬一般債權的遠東集團則拿回100%債權5700萬,甚至連華隆集團旗下的翁大銘的人頭子公司筑瀚也拿回100%的債權250萬,但被華隆公司積欠退休金的827位退休勞工,每人卻只能拿回平均約0.0029%的債權190萬元,平均一人最多只能拿到2200元。 吳宜臻進一步說明,因目前法律只處理積欠6個月的工資,且勞工只是一般債權,無法優先受償,而國家工資墊償基金也沒辦法處理退休金和資遣費,華隆勞工沒有辦法在既有的破產機制中,求償被積欠的退休金和資遣費,使勞工3億多的退休金全被政府、銀行和財團吃乾抹淨,顯示目前「制度還有缺陷」,未能充分保障勞工權益。 林淑芬也表示,根據《勞基法》第28條,因抵押權優先於公司債權,所以公司資產拍賣後,財團可拿走所有資產。「這等於是把弱勢踩在腳下,這也是法令不公平的地方」,因此她主張應修法,讓公司債權應優於抵押權。 華隆自救會會長李翠明則痛批,勞基法已實行30年,卻仍無法幫助遭資方惡意掏空、關廠的貧苦勞工。她提出兩點訴求:第一是修改《勞基法》第28條,將退休金、資遣費納入積欠工資墊償範圍,而非僅是提高勞工債權次序,讓勞工與財團廝殺;第二是要求江宜樺專案處理介入桃園大園廠拍賣所得執行分配,讓所有勞工拿回100%退休金。 李翠明也指出,因退休勞工的債權被巧妙地分成兩股作業,造成自救會成員中只有273人可參與這次拍賣所得分配,63人被排除在外。 自救會成員林翠藹則於現場數度哽咽,她表示,在華隆工廠待那麼多年,病痛纏身,至今去過勞動部好幾趟,只希望能拿回全額退休金,「這樣至少死時還有棺材本,不會給兒女壓力」。 勞動福祉退休司副司長陳惠蓉首先提出回應,她指出,《勞基法》第28和56條目前都在審查中,而勞動部近期也將與金管會討論是否將資遣費、退休金納入墊償範圍,以及相關協商方案,到時將說明墊償期間及金額。 勞動關係司科員顏鈺展則回應,債權憑證尚須法院進一步說明。吳宜臻則繼續質疑,勞動部為主管機管,為何都推給法院?顏鈺展低調說,會再帶回去研議。 然而在林淑芬持續追問,「找義務律師都無法承諾?」、「沒有職權,你來這幹嘛?」,顏鈺展才回應,之前已告知自救會成員可申請勞工權益基金,申請後必會審理。林淑芬進一步質疑,勞動部是否抱持「你來申請我才回應你」的態度。顏解釋,他們不清楚自救會名單,若有名單,他們會處理。 對此,華隆自救會秘書林芸拍桌激動質問,「你們哪裡不清楚?我們去勞動部幾次?」。陳惠蓉則趕緊跳出來緩頰,「我想我們來主動了解,應該沒有關係。」並補充,「若需要律師,勞動基金這邊可以主動提供相關律師費用」。陳惠蓉表示,也許站在經濟部、金管會立場,「工資墊償」或許比較可行,勞動部可再搭配提高抵押權次序。 在自救會、立委和勞動部三方協商下,陳惠蓉承諾將於10天內回覆自救會。自救會則表示,不希望勞動部到時僅以一張公文回應他們,否則將發起更激烈的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