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主在春秋時代為勢力最大,取得統治地位的諸侯。《管子.樞言》:「王主積于民,霸主積于將戰士。」而今日可稱在某一方面稱霸的人或集團。例如:「持修是台灣流行樂壇新近崛起的霸主。」〈項羽本紀〉曾有記載,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彼可取而代也。」
這幾天一直想到一個畫面,強大的反差感,一個擁有清秀少女外表,全能霸主屬性台灣流行樂男歌手。
持修。
持修:「非一般意義上的情歌,而是揭露了愛情背後最深層的『受』」。當天採訪的娛樂線記者可能不知道持修口中是『受』是什麼。受(梵語、巴利語:Vedanā),佛教術語,意指情緒。當感官,外境,以及意識三者聚合(觸)時,所升起的內心感覺,即是受。通常可以概分為痛苦(苦受)、快樂(樂受)以及沒有特殊感受(不苦不樂受)三者。它是十二因緣的第七支,為五蘊之一,又名受蘊、受陰,包括感受等,屬於心的一種作用。南傳佛教對感受有非常詳盡的探討。
台灣流行音樂大多停留在你愛我我愛你不厭倦,很少深入探究動人情歌的情緒核心。當感官,外境,以及意識三者聚合(觸)時,所升起的內心感覺,即是『受』。
持修的確是持續修行,越戰越勇,持續參與巡迴世界小型演唱會。他是歌壇上新近崛起的霸主,從能把感恩父母的心意,製作成具有戰爭電影主題曲的「史詩感氣勢」,不只是溫馨。回顧台灣流行音樂發展史,成功融入戰爭史詩感氣勢,是二十三年前周杰倫的<最後的戰役>,但周杰倫歌詞主題仍是和戰爭相關,二十多年後,持修<血肉>的超越性新意,亮點在融入孝親感恩父母的流行音樂風格。
<血肉>創作背景故事,為持修剛於第一家經紀公司解約時,持修曾搬離家半年調適心情,身為生活白痴的他也是在那時候更理解家人的好,因想念父母家人而寫下《血肉》這首歌:「我是如此渺小/走幾步又跌倒/但你們/但你們總是在我身旁」,歌詞中滿滿都是對家人的感謝,讓持修爸爸聽了直接哭出來。
<血肉>主題是感恩父母親,卻擁有戰爭電影主題曲的「史詩感氣勢」,前所未見!所謂戰爭電影主題曲的製作原理,為透過視覺與聽覺的結合,以音樂的旋律、節奏、和音與音效的設計,烘托戰爭電影的氛圍,傳達史詩感、英雄情懷或歷史真實感,最終達到讓閱聽大眾產生深刻的情緒共鳴。持修製作過程詞曲唱全自己來外,而歌詞「我是來自你們的血肉/」為代表性的主要旋律,同時使用大量強烈的節奏,來呈現對父母親情感的激烈,如同戰爭的對戰激烈。
持修Style,他獨特的歌詞Style是三到四句,重複性強但句句直指人心。而他的音樂作曲能力,能激發閱聽大眾的對父母親的記憶和情感,讓他們對這三句或四句內容產生更深刻的理解和共鳴。 在真實日常生活中,持修提及自己跟家人感情很好,從小到大沒有覺得疏離過,不管他想做什麼,家人都全力支持,決定創盪音樂圈時,身邊的人都反對,也是只有父母不顧一切支持他。
《孝經·開宗明義》「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持修用音樂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他的「兩個媽媽」,親生媽媽和他的經紀公司老闆張惠妹,特別是張惠妹這個母親,聽完<血肉>也能感應經過多年的支持與栽培,持修已開始潛力開展,開花結果,初現台灣流行音樂界霸主氣勢。
「彼可取而代也。」,期待台灣這個國家出一個征服世界的霸主歌手,以有深度的情歌為基礎,另外持修的屬性很適合擔任教育部性平教育代言人,慧眼識英雄,不知台灣教育部長看到了沒有?
文.張天泰
(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