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彙整參閱『台灣建國學』;台灣憲法學會前理事長許慶雄教授著。以及FACEBOOK「許慶雄の憲法私塾」專論。

內容摘要:

一、必須化解建國的阻礙

(一) 建國理論的第一要件,就是要與中國切割分離獨立,這也是臺灣要建國必須面對的課題。所以可以得知,阻礙臺灣獨立建國的,不僅是新黨、親民黨和國民黨、民眾黨,還包括不支持分離獨立、反對分離獨立的人。因為根據國際法,以及所有國家建立的事實,臺灣必須脫離中國,以分離獨立的方式才能建國成功。

(二) 建國理論的第二個條件,就是心理因素及理念必須健全、正確,也要認清臺灣並不存在所謂的統獨問題。所謂的統獨爭議是很不正確的講法,原則上臺灣並沒有所謂的統派或獨派,在臺灣只有主張分離獨立建國的「建國派」,以及主張維持一個中國非法體制現狀的「投降派」。

(三) 「投降派」: 在臺灣維持一個中國非法政府體制的現狀,對抗合法代表中國的北京政府,因為很難反攻大陸,取回中國合法政府地位。所以最後就是「香港化」,不得不投降。支持維持一個中國非法政府體制的現狀(叛亂派),又可細分為以下三類:

「叛亂派A」: 這一派是屬於要求改變現狀,結束臺灣叛亂團體地位,向北京政府投降,使臺灣成為中國的一個地方政府。雖然這一派被稱為「賣台集團」,卻是要結束臺灣叛亂體制,達成大一統、真正想做中國人的人。

「叛亂派B」: 因為害怕中國而不敢建國的人。以叛亂團體的姿態拒絶中國的統治。也就是獨派的團體主張,要「Say no to China」、要「反對中國併吞」、要「拒絶接受中國統治」。只是暫時偏安在臺灣,不過並沒有要獨立建國,這就是與「建國派」主要的差異。

「叛亂派C」: 這一派是阻礙臺灣建國的主要力量。認為「臺灣已經是國家」,自我認定臺灣或是中華民國已經是一個國家,這完全是自欺欺人,很遺憾卻是臺灣的主流。因為只是自欺欺人,並不能改變臺灣只是一個叛亂團體,是由中華民國體制所占據的中國地區的事實。

可見不論「叛亂派」中哪一個,都是在阻礙臺灣獨立建國,都不可能使臺灣成為一個國家。

(四) 國際法理論很清楚,要建立國家只有以下四種方式。臺灣就只能採取第四種,臺灣分離獨立的方式。如果有學者或專家認為,國際法要建立新國家,還有其他方式,或認為國際社會還有另外的方式可以建立新國家,請指出並公告周知。以下四種中,最簡單、最合理的就是宣布分離獨立建國。

1. 由無主地狀態建立新國家。臺灣不可能是國際法上的無主地,我們沒有這個機會。

2.兩個國家合併也可以建立新國家。臺灣不是國家,也不可能與其他國家合併建立新國家。

3. 中國瓦解分裂,台灣也可以趁機會建立新國家。中國有幾千年歷史,崇尚大一統,會不會瓦解分裂,不是臺灣單方面可以決定。

4. 最後是由中國分離獨立,建立新國家。

 

二、「Say no to China」等於「漢賊不兩立」

(一) 「台灣建國學」主張,臺灣建國必須宣布從中國分離獨立,其實就是宣布廢棄在臺灣的中華民國體制,脫離「中華民國在臺灣」才能建國。

(二) 如果只是消極的主張抗拒中國,繼續維持中華民國在臺灣」,就不是追求建國。基本上如果真正要追求臺灣的獨立建國,就必須也應該分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不應該只是抗拒中國。

(三) 對抗中國或「Say no to China」是建立國家之後的事,等臺灣建立國家,才會開始出現臺灣與中國對抗的態勢。現狀下「抗中、Say no to China」,只是偏安台灣。

(四) 維持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政權,若是只會對抗中國,完全與過去國民黨的定位一樣,與反攻大陸時期一樣,仍然是一個中國內部非法政府與合法政府的對抗狀態。至今仍然維持「一個中國外交政策」,和邦交國簽署的是,隨時可能被撤銷的「政府承認」外交公報。可見至今我們和對岸的中國,還是在「一個中國」、「漢賊不兩立」的對抗狀態。

總之,臺灣建國要成功,首先要做的是先確立自己對建國的必要性、正確的認知與堅定信念。之後,建國派緊接著要對抗的,就是「中華民國在臺灣」,「Say no to Republic of China in Taiwan」。我們必須要先將此一非法體制處理解決才能建國。建國之後才會面對中國的打壓時,才會有對抗中國的問題。中國政府也說的很清楚,只要臺灣不獨立就不會武力犯台。因此,現在跳躍式的談對抗中國,主張對抗中國就變成是在打高空、不切實際,完全沒有意義。目前臺灣人民應該先勇敢挑戰在臺灣的中國「中華民國在臺灣」體制,建國之後才有對抗中國北京的問題。

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先要在臺灣內部形成臺灣建國的必要性與意志,也就是先喚起「臺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然後再對國際社會表明,臺灣人民要廢除「中華民國在臺灣」的中國體制獨立,如此才能建立自己的國家。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