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從太陽花的熱情走向雨夜花的認命―夢境消逝的年代下的台灣人「漂流木的獨白」

一、何謂夢境消逝的年代

這裡的夢境是指一種「意識形態」,它是長在台灣土地上的,持續有一種「信仰性」和固態化的抽象的心思和歸屬感、認同感的一種「進步史觀」。它又與「生理上的台灣人」和「台灣人的心理特質」結合成為一種台灣人的「人觀」(以下簡稱「臺灣意識」)。

所謂「臺灣意識」是指生存在臺灣的人,認識到他們身處的國際和國內之處境,以及詮釋他們所生存的時間和空間之情境的狀態,也就是個人與群體之間的交互關係的論述。「臺灣意識」的根本核心問題是認同問題,而以「我是誰?」「臺灣是什麼?」…等。尤其在不斷地改朝換代,殖民、在殖民、後殖民...等,斷裂性的思想和認同之歸途,它是一種「斷裂式」的歷史進程,它不只是政治上的,也是文化上的、亦是群眾本體的心理歸屬感的。「臺灣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是臺灣思想史的一個重要現象,內涵至為複雜,在歷史上也有其段落清楚的演 進歷程。

1987 年 7 月戒嚴 令廢除以後,「臺灣意識」的內涵又經擴大變化,包括臺灣社會中的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及原住民,成為相對於中國大陸而言的新的政治意識。此時,社會剛解禁,民眾的多元聲音和各種意識形態、及社會運動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此時音樂和噪音交錯,百家爭鳴,各種勢力相繼開花、百花齊放。而造成「臺灣意識」內涵豐富,方面廣袤。就其橫切面觀之,屬於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階級的人,各有其互異的「臺灣意識」。我們可以發現:所謂「臺灣意識」是一個複雜的觀念叢,層次既多,方面亦廣,很像壓力鍋的鍋蓋一旦被掀開,過去 40 多年來被壓制的社會力與經濟力一湧而出,在「民主化」的歷史潮流中要求取得相應的政治影響力。於是,所謂「後戒嚴時代」臺灣,以驚人的速度邁向民主化,一方面固然使個人自由及群體意志都獲得空前的舒展機會,使臺灣的民主成為全體華人社會的光輝成就;但是另一方面,社會力及經濟力之滲透到政治領域,則又使臺灣的民主經驗沾染了過多的「黑金政治」 的色彩。李登輝將蔣家的中央神祉式的威權,轉交地方派系、地方各勢力,如社區營造、地方選舉。由單一大神轉向個地方眾多小神的泥性化的風貌。並順應「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國際企業的潮流,真實地站在親美的陣營那邊。從此台灣人要適應「新自由主義」的困難和甜、苦、酸、鹹,而在空轉30年後明顯政府沒有充足的準備新的時代的來臨。人民的還沒由抽象本質的洞見出新時代的結構性問題,而帶著片面的「美好的幻想」走「形式主義」的「實踐行動」風格。在此種東西不分、脈絡失調下,發展出有如「烏托邦式的伊捓娜美式」的公共政策哲學,如KPI政治學、委外、約聘僱、法人化等新自由主義下的政策觀。

二、新自由主義可分為兩階段。初步在台灣發展是在1996年至2013年期間台灣,此時的意識形態和社會環境、政治和經濟都發生了許多變化。

在意識形態方面,台灣在1996年進行了首次直選總統選舉,這標誌著台灣民主化的開始。此後,台灣的政治氛圍逐漸開放,人民的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得到了更多的保障。同時,台灣的社會價值觀也發生了變化,包括對性別平等、環境保護、人權和多元文化的重視。

在社會環境方面,台灣的人口結構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隨著人口老化和少子化的問題加劇,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逐漸完善。同時,台灣的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化帶來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

在政治方面,台灣的政治環境也發生了變化。自2000年以來,台灣的政治權力逐漸從國民黨轉移到民進黨手中。此外,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台灣被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之外。

三、而到了第二階段: 台灣在過去十年(2013-2023)中經歷了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轉變,也擴大了視野。以下是一些主要變化:

民主價值觀:台灣在2014年發生了「太陽花學運」,成為一個民主價值觀的代表,並且在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選出了首位女性總統蔡英文,這些事件顯示出台灣人民對於民主價值觀的堅持和追求。

多元文化:台灣逐漸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許多外國人和移民來到台灣生活和工作,使得台灣的文化更加多元化,也讓台灣人民更加開放和包容。

環保意識:台灣人民對於環保意識的重視也逐漸提高,政府推動的環保政策和各種環保活動,讓人們更加關注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

性別平等:台灣在性別平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例如同性婚姻合法化和性別平等教育等,讓台灣成為亞洲地區性別平等最進步的國家之一。

國際角色:台灣逐漸擴大其國際角色,例如參加國際組織和活動,並且與其他國家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讓台灣在國際上更加有影響力。

四(小結)、總而言之,1970年代新帝國主義(同時是石油危機、中美建交、退出聯合國時期),台灣也被納入外商國際企業的版圖,走向資本主義的物質消費時代。因此,文化藝術界人士拋磚引玉提出鄉土主義,建立台灣主體性,並成為1980年代民主化和解嚴的社會運動鋪路,孕育衝撞和狂奔的年代思想的溫床。1990年代民主轉型,這時台灣威權解體,由中央集權解放中心式的勢力到地方社區。如1994年社區營造正是一種由單一神祉的信仰,轉換到地方多眾神祉的年代,而地方草根力量之勢力參差不齊,不免有黑金勢力直至今日雖稍有改善,但仍為嚴重,成為社會隱憂。2000年全球化時代以及教改進入十年(進入台灣主體性課綱時期),而台灣經濟進入泡沫化,雖主體性日漸成熟。台灣經濟和社會盛況達到高峰,而也在此經濟進入轉折、產業西進,政治空轉的時代。到了2010年代台灣世博後台灣從此殞落(沒追上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互聯網時代,而大陸銜接上了)。2014年太陽花使年輕學子重拾政治熱情,亦推蔡英文總統上台,但2年的執政大失民心,2018年九合一大選中大敗。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的雨傘運動,才保住2020的總統大選,民進黨以「抗中保台」重新拾得民眾支持,並成立數位發展部,藉由數位網軍(社群粉轉)大量洗腦民眾、迷因梗圖向內宣傳年輕人,而夢終究是夢,年輕人和中老年人終究醒悟,不在信仰其政治操作,2022大選遭大敗!如今,台灣人的信仰面臨消逝,核心價值觀面臨解崩!社會在做最後掙扎。然而無良(紅)媒體和有心政治人物不斷洗版,極力打擊台灣價值體系的最後一塊土地,台灣何時面臨著「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之時間在倒數,實在岌岌可危。而側翼網軍亦非真愛台灣,對此冷眼已故。

五、總之,台灣在過去幾十年的新自由主義中,透過各種事件和政策的推動,不斷地轉變,讓人們的價值觀和心理特質、生理特質產生不少改變。它成為一種經濟學理論主張政府應該盡量少干預市場,讓市場自由運作。在台灣,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經濟自由化:自1980年代起,台灣政府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政策,包括降低關稅、放寬外資進入、減少對企業的管制等,這些政策都符合新自由主義的理念。

財政約束:新自由主義主張政府應該務實節約,減少開支,避免財政赤字。在台灣,政府也實行了類似的政策,例如減少公共支出、削減政府機構等。

貨幣自由化:新自由主義主張貨幣應該自由流通,不應受政府控制。在台灣,政府也實行了貨幣自由化政策,例如取消匯率管制、實行浮動匯率等。

社會保障減少:新自由主義主張社會保障應該減少,讓市場自由運作,而在台灣,政府也實行了類似的政策,例如減少退休金、取消勞工保險等。

六、何謂「新臺灣人意識」的文化和思想之樣貌?

總體來說,新自由主義的影響在台灣主要體現在經濟自由化、財政約束、貨幣自由化和社會保障減少等方面。這些政策的實行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政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亦對不少弱勢族群造成傷害,如原住民,因為新自由主義是一種「除魅」的行動和社會改變,它將人際之間的親密關係去除,轉向個人主義、資本主義的勞資關係,因此有許多原始的部落失去原本「以人為本」的關係,那份人際之間的「情」被除魅了。

因應新自由主義堆台灣「傳統人倫」的社會的信仰解構,文建會於2004年提出「文化公民運動」。而如同李登輝演講中說: 今天,在這一片土地上共同成長、生活的我們,不論是原住民、是數百年前,或是數十年前來的,都是臺灣人, 也都是臺灣真正的主人。我們對臺灣過去的發展,有著相同的貢獻;而對臺灣的未來前途,更有著共同的責任。如何以對臺灣的愛,和疼惜同胞的情,化為具體行動,開創臺灣更大的發展格局,是我們每一個「新臺灣人」無可旁貸的使命;也是我們為後代子孫營造美麗的遠景,應該負起的責任。

這種「新臺灣人」的論述之核心在於確立對臺灣的認同,也就是由臺灣人以自由意志來建立自己的政府,實行符合臺灣人意願的政治體制,建設出不分省籍,屬於全體臺灣人 的社會。這種「新臺灣人」論述將臺灣視為相對於大陸之獨裁專制。但所謂「新臺灣人意識」卻是一個空白主體,它缺乏足夠的具體思想內涵,向中華文化的儒釋道、美國的實用主義、自由、平等、開明、法治…等,因此, 現階段的「新臺灣人意識」的口號意義遠大過於實體意義,正因為「新臺灣人意識」是一個「符號」,所以許多不同政治立場或社會階級的人,都可以為「新臺灣人」讀入互異的內容, 缺乏具體的內容,為各種立場人士留下了寬廣的自由詮釋空間。

而在產生「新臺灣人意識」中的「文化公民」變成與「政治公民」結合,而忽視小看的政治黑暗的「權力本質」,因此全民預見的「共筆書寫歷史」、「民眾基層對話」,反而變成「片面式」的。不但未將台灣社會加以整合;各種意見和聲音的聆聽;矛盾和衝突的梳理,反變成更加分眾化、零碎化的小神祉之間,眾多神祉的多元化鬥爭,更加難以形成「國家隊」的文化論述,進而象徵台灣走向世界!

而這種政策上的美好假想,所造成的迷失可歸咎於:台灣清朝時期的化外之民、日治時期的現代化公民、戰後國民黨的愛拚會贏的農民和工人、以及全球化下的美式思想互相交雜、東南亞移工文化下,得了「文化拉肚子症狀」。如同外表華麗的鐵皮屋般空洞的「新文化公民運動」,文建會提出的文化公民權,如同自以為能迴避政治的本質,的烏托邦式的伊捓娜美之政策美好的幻想。

它僅只於學者指出的,甚至不符合實際操作面,僅是一相情願的幻想的「新臺灣人」,它對現實台灣生活情況有出入,實不相符。

而現實台灣精神是甚麼呢? 從本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所謂「臺灣意識」是一個複雜的觀念叢,層次既多,方面亦廣,它可以細分為「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兩個組成部份。在近代臺灣數百年的歷史進程中,臺灣意識中的「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之關係頗為錯綜複雜,兩者間既有互相依存性又有緊張性。從一方面來看,抽象的「文化認同」必須落實在政治活動中才能具體化;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則「政治認同」也必須以「文化認同」為其基礎,華人社會的臺灣更是如此,臺灣史上的文化運動,如 鄉土文學、女性文學、自然文學、同志文學、後現代文學、後殖民文學,皆是以文化認同的建立,訴諸政治上的地位,以達資源上的平等。

早期的臺灣只有作為地方意識的漳、泉意識,到了日據 時代由於居於殖民者地位的日本帝國主義者的壓迫,「臺灣意識」逐漸形成。日據時代的「臺灣意識」既是反抗大和民族的漢民族意識,又是反抗殖民統治者的階級意識。光復以後,尤其是1947年二二八事變以後,在當時國民黨威權統治之下,「臺灣意識」與省籍意識結合並且受到省籍意識的滲透,以反對以大陸籍人士為主的當時的國民黨其重要內容。1987 年 7 月戒嚴 令廢除以後,「臺灣意識」的內涵又經擴大變化,包括臺灣社 會中的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及原住民、東南亞的新住民,成為相對於大中華主義而言的新的政治意識。

至於台灣,我的看法是意識形態與政治實際目標的矛盾十分尖銳,社會不同階層與集團的矛盾也十分尖銳,並未成為台灣社會的基本共識。我前面分析了台灣的兩大意識形態趨勢和共識。其一是無論是台獨或是後國民黨的政治目標,共同點是對於兩岸分裂、分離的普遍認同和期望。

第二個共識是「民主」,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各個複雜層面,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任何有關民主的意識形態宣示中。台灣的民進黨也好,國民黨也好,在打民主牌時,也無法繞開這些複雜層面所引發的矛盾。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台灣對大陸打出的民主牌缺少複雜的理念,而具有驚人的單向性。這就是「台灣=民主」、「大陸=極權」的簡單的兩極對立。在島內政治上,對於「黑金政治」、對於台灣「民主化」的爭論相當熱鬧,表現出對民主的認知的複雜與豐富性。但在兩岸關係上,民、國兩黨打的民主牌卻極其簡單和空泛。大陸的「反民主」和「極權」主要有哪些具體表現?大陸如何實現民主?應該實行何種民主的政治制度?台灣的媒體和學術界研究大陸問題的專家們,卻非常令人失望。

而台灣的文化論述該何去何從? 如何建立台灣主體性價值觀?生命觀?哲學?公共政策哲學?世傑觀?產業觀?品牌的形雛之底蘊,這些必須結束分裂的台灣社會,大刀闊斧的改善媒體怪獸,提升民眾媒體素養、文化底蘊才有撥雲見日的一天!

七(結論)、筆者提出「由下而上」的共筆議題上的書寫和意見上的交流對話,已「超出黨派」的「文官制度」讓所有來自街頭巷尾,不論是在都市的大樓,或有機性的小鎮,甚至鄰里鄉村的聲音,都能成為被聽見的聲音。並結合台灣高科技產業,如晶片、伺服器、人工智能...等,建立雲端大數據(公開透明化),並結合人工智慧AI 有效解決問題,自動化生產,並做成公共政策的參考數據。如今網路社群如此發達,與其被紅媒滲透和分化,不如主動出擊,善用網路社群和智慧型手機,走入遍地使各種聲音都能開花結果。當局者也有走出象牙塔的機會!認識庶民生活,方能毀化紅媒的滲透意圖,從新開始凝聚共識,成為新時代的台灣文化公民之來臨。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