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興誠參與生產一百萬架攻擊無人機,以殲敵於灘頭。關鍵時刻他說出:希望在二至三年內,迅速確保台灣人人不畏戰,作好反抗入侵的準備。
上一代的台灣人在黨國專制統治下,父母只希望孩子能不唸文史,不碰政治,能獨善其身,保身家安全即屬萬幸。然半世紀的支配宰制,仍壓抑不住淌流在血液中的反抗精神,台灣土地從不缺乏這份理想主義的浪漫情操,一代代台獨前輩如陳智雄、泰源五烈士、史明、辜寬敏……前仆後繼的民族革命,體現「崇高」精神。
烏俄戰爭後烏克蘭的國際形象何以如此「崇高」?因為全民團結無懼死亡。「崇高」讓人與社會因精神昇華而偉大。
「崇高」sublime是浪漫主義標舉的核心美學。看著史明的紀錄片,從年輕到老的為台獨戰鬥,我落淚了,真正的革命家!數十年來「台灣獨立會」深入基層,用生命散播革命種子,喚起年輕人為台灣新國家戰鬥,他說:「我一生為台獨而活,我看不到新國家,但你們年輕人要戰鬥,你們會看見。」
此刻台灣民族遇到空前的壓迫,和平若到最後關頭,也只有無懼才能止戰。獨派敬重史明也感謝曹興誠接棒,一舉將史明的鄉野台獨從邊緣文化升級update為主流文化,甚至成為流行美學,曹讓台灣獨立的意志,成為高尚且時尚的當代潮流,黑熊就是台灣「勇士」起身戰鬥,爭取台灣獨立國格的「符碼」,當黑熊成為民族美學的文化符碼,期盼台灣父母將會鼓舞台灣孩子無懼的「崇高」精神。
日前從姚文智手中收到名攝影師謝三泰拍攝《流麻溝十五號》電影劇照一本,這部即將於十月上映的影片令人期待。凝視火燒島上不可磨滅的過往。由於轉型正義尚未實踐,族群認同分歧下,以往拍攝白色恐佈作品極少,即便有也是東閃西躲的「擦邊球」。
台灣孩子該知道自由得來不易,才懂得為民主、為土地戰鬥。戒嚴時期在專制極權的支配宰制下,台灣人是弱勢、是邊緣,而女性更是弱勢中的弱勢,邊緣中的邊緣。連弱勢女子都無懼強權,相信《流麻溝十五號》這部以女性政治犯為主題的作品,將是一部震撼靈魂的史詩,一部無懼死亡的歷史影像,以柔弱的女性,承擔民族的悲劇,直視統治者的殘忍、荒謬。期待這部深掘台灣苦難的電影,能穿透民族潛意識,喚醒台灣魂。
敬重史明、感謝曹興誠,也欣喜《流麻溝十五號》也即將上映,台灣魂之昇華,展現民族崇高的精神。
朱孟庠 李登輝基金會前副秘書長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