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協商因國民黨而破局

日前3月17日,立法院針對憲法增修條文增訂第一條之一條文草案召開朝野黨團協商,

該修憲草案將我國的投票年齡限制下修至18歲,讓滿18歲的我國公民除了擁有現行的公民投票權,更進一步擁有完全的選舉投票權。然而黨團協商的結果,因為國民黨的阻擋而破局。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預計於3月25或29日將18歲公民權的修憲草案送交院會討論、表決。筆者認為,這一次的院會表決,國民黨若要向大眾展現其對於憲法改革的決心,就應當負起責任,在18歲公民權修憲一案與其他黨團一同投下贊成票。

具有共識的修憲

關於18歲公民權的修憲草案,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國民黨絕對支持開放18歲公民權,但是國民黨團主張修憲必須先取得社會共識,曾銘宗也表示18歲公民權應該與其它的草案一同推動修憲,如動物保護、環境保護權。

筆者認為國民黨不可藉故混淆視聽,拖延18歲公民權的修憲程序,目前修憲委員會只有將18歲公民權一案送出委員會,且近期的修憲討論對於公民權一案,時代力量、台灣民眾黨以及民進黨早已擁有高度的共識,皆肯定18歲公民權已經是世界趨勢,台灣正處在最合適的修憲時機,又適逢年底即將舉行地方選舉,若不趁此會期將公民權修憲案通過院會表決、交付人民複決,修憲將趕不上地方選舉,也更難跨越修憲的高門檻。筆者認為這視同國民黨阻擋18歲的年輕人行使選舉投票權,也等同於國民黨在阻礙我國憲政改革、阻礙我國呼應世界上民主國家的改革趨勢。

民主世界的趨勢:18歲公民權

縱觀大多數的民主國家,現行的投票年齡限制早已下修至18歲。以日本、韓國為例,兩國分別於2015年、2020年,將先前20歲的限制下修至18歲,且兩國均有開放18歲公民權之後的選舉經驗,從經驗中可見年輕世代積極參與政治、行使公民的投票權,這正是民主國家之所以可貴的地方:由人民來替國家作主。目前東亞的國家中,僅剩我國以及新加坡,將年齡分別限制在20以及21歲,而我國也早在2018年與2021年,就舉行過兩次全國性的公民投票,18歲的年輕選民也早已透過公投展現出成熟穩定的民主參與素養。

請國民黨重視18歲公民權!

筆者認為,我國已被世界肯定為亞洲民主指數最高之國家,當然不可以在公民權年齡下修一事上落後其他民主國家,甚至陷於政治惡鬥而停滯不前。國民黨萬萬不可再混淆視聽、阻礙憲政改革,針對18歲公民權的修憲案早已具有高度的社會共識,更符合國際上民主國家的憲政趨勢。國民黨內曾經發聲支持18歲公民權的立委們,如蔣萬安、江啟臣、魯明哲、謝衣鳳、林為洲、費鴻泰、林奕華等,在此適合修憲的關鍵時刻,應該正視高度凝聚的社會共識、追隨國際趨勢以及重視年輕人的政治參與意願。作為一個最大的在野黨,國民黨應當於立法院本會期中偕同其他黨團,通過18歲公民權的修憲案,誠如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先前承諾,要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參與政治,那就先從18歲公民權修憲開始!

文/陳沛安(台灣大學政治學系雙主修哲學系)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