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速食化?
速食化是指一種現代生活物質世界龐大,人類欲望無窮的情況下,更多的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開始追求一次性的大量流覽,或是快速的對於事物進行更替取代。身邊隨處能提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像是「幾分鐘看完電影系列」、「各式各樣的懶人包」,都能算是速食文化下的產物,你不再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及時間去鑽研甚至投入在某樣東西上,這種情形發生在飲食、文學、音樂以及箇中生活周遭。
從音樂來看速食化的影響
近日在Youtube頻道以及電視節目上又掀起了一股猜歌風潮,基於自己是一位非常喜歡音樂的大學生,我總會將各式各樣的猜歌節目收看完,在看完了數十集後得到了一些心得。「過去的音樂比較經典」,這句話的理由有三。首先,過去的音樂產業並不發達,在各種類型的音樂及藝人競爭下,唱片公司基於成本考量,必定會去蕪存菁留下最好的作品,畢竟每一首作品都是必須花錢的,錄音室並不是隨處都有,更不用認為價格能夠低到哪裡,對比現在人人都能做音樂,甚至連我的高中母校都有錄音室,普通人都能接觸並學習到相關的能力,現在的音樂要產出是相對容易的。
第二,電視產業逐漸沒落,以往宣傳音樂的重要管道絕對是透過廣告不斷放送,進而使觀眾能夠接收到關於新歌的訊息,甚至產生洗腦的效果,而如今台灣的戲劇已無法在擁有當年的高收視率,戲劇「命中注定我愛你」的13.6%在如今已是傳說,更不用說50年前的「高雲洲大儒俠史艷文」拿下97%的收視率,電視台數已從三台到三十台甚至如今幾百台,很難再有特別熱門的電視台值得音樂公司投入資金進行效果不大的宣傳。
最後,則是網路平台的崛起,人們聆聽音樂的方式不再是卡帶、隨身聽,甚至也不會是我國小時期的MP3,現在只要擁有手機,還有哪首歌是在Youtube聽不到的?甚至對於普羅大眾也有Strret Voice可以上傳自己的作品。每天的上傳歌曲已經是過去的數倍,但人類的時間卻一樣多,漸漸的,你聽到的歌曲越來越多,但是同一首歌被聽次數也被大大減少。於是,容易被取代的歌也越來越多,經典的產生卻也只會越來越少。而對於文學作品則也有相同的處境,人人都能寫作的情況並不是壞事,但速食化的世界沒辦法人人都仔細的去品嘗每個作品才是主要原因
速食化的壞處
而速食化會有什麼樣的壞處?以文學以及音樂的角度來說,它們都會進入緊縮的狀態,越來越少人會對於好的作品進行支持,想當然而產業的生存會受到嚴重的考驗,影響的出版社,音樂公司,作家,歌手都可能面臨到收入上的危機,作品的數量也可能反而會再變成減少的狀況,但或許質量不會隨之提升,留下來的更可能以「顏值」為主。
我認為最大的壞處是在媒體,更多的媒體為了避免掉因為大量資訊而被擠壓,會選擇使用聳動的標題或是假的標題去吸引閱聽人的注意,進而造成更多謠言的產生,人們看著重要的資訊卻直觀的被標題帶偏事實。其實,面對這種速食化時代,我們並不需要太過擔心,這不是一件完全的壞事,但是大家必須要學著去思考、懷疑、緩慢的吸收你得到的資訊,一首歌給他多幾次的聆聽,一篇文章多幾遍的翻閱,一則新聞多幾回的思考。而不要總是看著最大的那個標題。像是:速食化勢不可擋,產業只能面臨生存考驗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