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五號(蔣渭水公路)雪山隧道通車之後,新店市北宜路頭端(碧潭站)起,往坪林、烏來路段,車潮減少了許多,但唯一例外,星期假日,重型機車隊與自行車隊,就縱橫在這兩條路線上,捷運新店線總站(碧潭)廣場大廳,每周六、周日,常常擠滿登山隊伍或自行車隊。

 
由於挑戰性高,重型機車隊大多走北宜路,往坪林方向呼嘯而過,自行車隊也有不少走北宜路,但短程的車隊或家庭成員,多數走新烏路,往新店屈尺地區及烏來方向。
 
 
 從灣潭眺望碧潭
 
  
其實,我並不常騎腳踏車,只有購物或短程路段,才會騎腳踏車代步。有一天,
近午時刻,騎腳踏車去理髮,之後,本來只想騎到新店市區買張樂透,回程中突然轉念,騎著腳踏車到碧潭渡船頭,帶了腳踏車一起搭渡船到對岸的灣潭。獨自一人,漫步河岸,一邊欣賞碧潭美景,也一邊觀賞乘載天鵝船穿梭潭面的情侶們。
 
每天至少兩杯咖啡,似乎已成為生活中的習慣,在這裡也點了一杯美式咖啡,有一點失望,老闆沒問就加了糖,本來想在岸邊多待一會兒也沒心情,但卻也因此,意外展開了一段新店「三潭自行車之旅」。
 
當時,剛好是正中午,天氣又悶,心裡想著,是要搭渡船回碧潭,再走北宜路回住家青潭,或者是直接由灣潭騎到永業路返回碧潭?幸好這一杯變調的咖啡,讓我首次騎出不同於新烏路、北宜路兩條熱門的自行車之旅。
 
灣潭,位於碧潭渡船頭正對岸,它因新店溪在這裡形成320度迴轉而得名,早年,新店人是從彎潭經水路,至小粗坑渡口,再由渡口上方的屈尺古道入口抵達伸丈坂(新烏路、文山農場旁的青風商店附近),再由陸路經屈尺進入深山,因此奠定了彎潭水路要道的重要地位。灣潭除了具有水陸風情,更有碧潭和美山(廢棄多年,2012年剛整修完工的休閒步道)的屏障,山勢優美,難得的是,在如此接近市區的地方,還保留著農村的純樸景致,有甘甜美味的綠竹筍(每年三月至五月盛產),以及著名的海會寺、皇意宮等寺廟,腳踏車行進期間,彷彿走入時光隧道。可惜的是,目前這地方正進行土地重劃,希望不要變成另一個木柵重劃區,而失去它原始的純真。
 
 
  
     大正12年所立太子殿下行啟紀念碑,描述灣潭地區開發歷史。
 
在灣潭農村聚落的薰陶之後,當下,我決定繞到直潭,這個想法,大概是受了前台灣首富王永慶家族遺產風波而起,王永慶雖然是在嘉義伐木發跡,但實際上他是新店直潭人,也是新店國小(新店公學校)校友,從灣潭轉往直潭,會先經過金龍路一段陡坡(對我而言),接著就一路順風而下,相當舒服,在俯視直潭處的大轉彎路旁,有一塊日治大正12年所篆刻的「太子殿下行啟紀念碑」石碑,這是當地民眾開發本地的見證遺跡,可惜,這塊石碑應該是後來才樹立在此,並沒有好好保存。
 
至金龍路、永業路交叉路口時,順著新潭路下行,在新潭路一段18巷口有右轉「新店小鎮」指標,約10公尺即抵達,這是新店地區農會經營的茶館兼餐廳,視野相當好,但只經營到晚上九點。之後,經過新潭路一段35號的「天德聖教」,約10公尺處左轉思源橋,就進入「直潭淨水場」大門,過橋左轉沿溪直走就是直潭路及直潭社區。
 
   直潭社區 
 
 
直潭地區開發始於1818年(清嘉慶23年) ,由馮金定、許聰宥、陳廖合、陳肇基四墾佃,與墾戶黃朝陽簽約共同開墾。當時稱為中溪洲,意謂溪邊平坦之地,即位於目前直潭國小臨新店溪一邊涯腳下,以及含直潭淨水場一帶溪邊埔地。
 
1911年、1924年新店曾經發生兩次大水災,沖毀這裡所有的田地房舍,村民在重建家園、經濟稍好之後,子女就送到新店公學校(今新店國小)就讀,當時的學生就是經由直潭渡(直潭社區入口警衛亭旁溪邊)過河,再走路到彎潭渡(碧潭渡船頭對岸)搭船,抵達新店國小(現在亦然),或徒步經灣潭路,再搭船到新店。
 
1980年,台北市政府徵收本地私有農地興建「直潭淨水場」,以供應北部地區數百萬居民飲水之用,直潭聚落因此消失於台灣地表,「直潭淨水場」完工之後,占地43公頃,是供應全台灣最好水質的淨水廠;1990年,「原地主可依原戶籍購回抵費地」辦法出爐,這是原來徵收機關承諾劃設18公頃之地,做為住宅區給原居民的優惠方案,部分村民可根據這個優惠方案,將之購回建築別墅型住宅,原本的直潭聚落,就形成目前所謂的直潭社區,而且都是佔地頗大的別墅住宅區,延續了「直潭」美名。
 
直潭社區內除了現代化別墅社區之外,東側尚有原墾戶居住的百年閩式古厝,仍保存的相當完好,大門上方的「自然樂」三個字,道盡了主人的雅靜與無爭,石頭牆舍與老樹相映,前有小溪蜿蜒流過,如同一處刻意精雕的後現代聚落,從碧潭永業路「美之城」社區,俯瞰新店溪環繞的「直潭淨水場」及直潭社區,就像是一幅圖畫的美麗山城。
 
由直潭社區旁的長興宮,往直潭國小方向前進,在直潭國小左側一棟隱身在檳榔與竹林之中的紅色磚造建築,就是王永慶祖厝,現在是王家祠堂,進入祠堂的階梯路口,鑲崁著一條斑駁龍頭,當地鄰居說,幾年前祠堂曾經開放參觀,後來因為煩不勝煩,現在只有認識的朋友,才會開放入內。目前在直潭國小校園內,尚有王永慶祖先墳墓,不過,聽說王永慶當初會搬離新店直潭前往嘉義發展,主要因為家族之間有一些糾紛,所以王永慶家族,現在其實很少回來這裡,也很少提及這個出生之地。
 
  
 
 直潭社區百年古厝。
 
結束王永慶故居參訪之後,從直潭國小右側直潭路、下石厝路繼續往前走,可以直達新烏路的文山農場入口,但我沒走這條路,而是在直潭國小斜對面山路(小粗坑路),沿著新店溪前行,這條山路不大,雖然可以行駛汽車,但卻是超棒的自行車路線,車子少,沿途也是溪釣的天堂,山路下方就是直潭社區,新店溪蜿蜒而過,灣潭右側因為青潭堰而形成廣的潭面,偶而還有碧潭輕艇隊筏進來。
 
循著新店溪河岸返家途中,我也流了一身汗,正好途中開設了一家休閒小站,主人也是直潭人,他外嫁青潭,現在與弟媳回來這裡經營手工饅頭、甜點,這家休閒小站,位於貓坑福德宮右下方山谷中,門口雖有招牌,但並不明顯,不過環境十分清幽,又有山溪流經木屋旁邊,很適合攜帶小孩來玩水、抓魚,但蚊子稍多,我曾經在北宜路看過一次指引路標,但沒找找到,這次意外之旅,就特別造訪,只是老闆只在例假日才正式營業,平常,像我這次拜訪,是可遇不可求,因為騎車流汗之故,我沒點咖啡,老闆建議我喝桑椹原汁,不太甜、也不膩,是近幾年來所喝過最順口的桑椹汁,老實說,比我回南部時,姊姊自己做的桑椹汁還棒。
 
過了貓巡坑與休閒小站,會先看到一處防空壕,這是早年守護旁邊「小粗坑發電廠」的憲兵崗哨,現在已經廢棄良久,旁邊土地廟的廁所,還頗乾淨。「小粗坑發電廠」是一棟巴洛克式的建築,外觀古典而優雅,不但見證台灣電力百年來的發展軌跡,電廠門口警衛室旁邊正好是「屈尺古道」入口,30年前參加世新社服團團幹部訓練營時,曾經走過一次,但已不復記憶,我決定下次要來重溫舊夢。
 
屈尺古道目前已重新整修,聽說已不復原貌,但這條山路是南台北文山地區先民入山開墾、或與原住民交易的重要古道,記憶中,沿路可回望欣賞新店及碧潭景致,到了伸丈坂可稍作休息,再往下走可到屈尺里。
 
「小粗坑發電廠」下方溪岸是小粗坑渡口遺址,它與直潭渡、灣潭渡,是早年這個地區開發時,居民往來的重要水路交通要道,現在隨著碧潭風景區的建設,如能重現舊觀,再連接碧潭渡,並透過捷運新店線的接駁,完全有別於淡水漁人碼頭的水岸之旅,碧潭、灣潭與直潭三潭映水、又映山,相信是一條水路與自行車交叉並用的熱門路線,也才能延伸碧潭風景區的腹地範圍。
 
 
 
 日治時期所建小粗坑發電廠。
 
「小粗坑發電廠」附近,雖只有10來戶不到,但有一排電廠的日式宿舍,因時間及未獲得允許沒辦法參觀,但這裡有一棟建於1819年(嘉慶24年)的古厝,雖然已經過整修,但主人很有意思,特別在側牆標註古宅建造年代, 1924年8月5日新店大水災的淹水高度的標線,以及2009年重新整修所書寫的「武功世澤」銜牌。
 
由「小粗坑發電廠」騎回直永興路,至走新烏路口的小粗坑公車站牌,約100公尺,這裡,不走渡船的自行車騎士或汽車車主,就可以從新烏路進來,由這裡轉入直潭。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